[发明专利]车辆座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6147.9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渊贞二;藤本宰;松居圭;须田义大;田渊义彦;竹原昭一郎;山口大助;古贺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14 | 分类号: | B60N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段 斌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设备 | ||
1.一种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座椅(14,18;16);
旋转驱动装置(20,22;50),其用于在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外方向的外向朝向位置和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内方向的内向朝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座椅面向车辆前方的前向朝向位置之间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16);
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的情况;以及
控制装置(26),其用于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16);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16);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16);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没有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16);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1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