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咀嚼性软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058.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显;彭璐;黄邃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显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0;A23L1/0562;A23L1/03;A23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家蔚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咀嚼 软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并可享受美味,易于咀嚼的胶囊。
背景技术
软胶囊的出现主要是将一些难以入口的药油密封包在胶囊内,以使病人容易吞服,而随着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软胶囊除了应用于药物外,也广泛应用于很多有益健康的保健食品上,例 如:鱼油、植物油等都以软胶囊的形式保存和使用,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服用上,特别是老人 和小孩却难以吞服,适用范围较窄;为此,有些厂商便改用装量较少的软胶囊,如此一来,每 一次所要服食的数量却大为增加,同样不便。加之现代消费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保 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除具有保健功效外,更可享受其美味。
现有技术不仅工艺复杂,流程繁多,而且所生产出来的软胶囊均是难以咬破,咀嚼性甚低, 即使咬破或咀嚼,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方可溶化,增加了吞服的难度,其原因主要是现今胶皮的 合成技术所生产出来的胶皮柔韧度、锁水性都很低,故无法咀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具有保健功效、服用容易、 同时兼具美味的咀嚼性软胶囊,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咀嚼性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咀嚼性软胶囊,包括胶皮及封入胶皮中的内含物,其中内 含物为生物活性的油相液或乳化液,胶皮的厚度为5-9mm,胶皮的灰份百分比为小于1%,构 成胶皮各组分的干重百分比为:明胶30%-60%、揉合剂20%-45%、增湿剂1-5%、食品添加剂 0.5%-8%、水份8%-14%。
明胶选自不同凝动力的牛骨、鱼皮、猪皮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凝动力的幅度为 80-280。
揉合剂包括甘油、木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和一切已知可改变软胶囊皮弹 性的糖醇。
增湿剂为锁水性的食用材料,包括水溶性淀粉、卡拉胶、微晶纤维素、真菌多糖。
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和调味剂,其中所述的调味剂包括可增加胶皮的甜味或减弱胶囊内 含物的不理想油味,可用的调味剂包括食用香精油、甜味剂。
所述的胶皮为通透或不通透,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光滑体。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咀嚼性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工艺用水加入到化胶罐中,待温度上升到50℃时,加入明胶,搅拌5-10分钟,待温 度上升到65℃-75℃,搅拌至少2小时;
b、揉合剂、增湿剂、食品添加剂的原辅料在室温状态下溶解后,添加到化胶罐中,继续 搅拌,化胶罐内的温度上升到70℃后持续搅拌15-30分钟,并进行脱氧,于50℃保存于保温 桶中,静置、脱气;
c、再将保温桶的温度调整到70℃,而保温桶内的展布箱温度为60℃-62℃,以便于胶液 的顺利流出,待胶皮的厚度调整到工艺要求的厚度后,将注射器的温度调整到45℃,进行压丸 的试压并检查胶皮的封口,确定后,对成液体状态的内含物进行灌注,进行胶丸的压制,并于 每隔30分钟抽检软胶囊的装量;
d、将压制好的软胶囊置于转笼中进行定型,然后转入干燥托盘中进行干燥,即可得。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在常规软胶囊的基础上对主药和辅料的种类、配比剂量、制备工 艺过程进行多次实验和研究所优选出来的,具有配比合理、携带、给药方便、有效溶出快、保 存性好的优点,内含物的流动性好,食用时,内含物成分容易扩散到口中,在整体上拥有均匀、 美味的口感,而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拥有易于控制,质量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软胶囊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显,未经陈金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救项链
- 下一篇:一种传统中式腊肉味香精的工程技术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