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动力系统中的混合制动系统的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739.4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A·H·希普;W·R·考索恩;S·T·麦格拉斯;T·M·卡恩亚特;W·K·马诺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18 | 分类号: | B60W10/18;B60W20/00;B60W10/24;B60K6/20;B60W10/06;B60W1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何自刚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动力 系统 中的 制动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7年11月4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85247的权益, 并在此引入该临时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这部分的叙述只是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这些叙述可能并不构 成现有技术。
已知的混合动力系结构包括多种转矩产生装置,这些装置包括内燃发动 机和例如电机的非燃烧机,它们通过一变速箱装置传递转矩至一输出元件。一 个示例性混合动力系包括双模式、混合-分离(compound-split)、电-机械变速箱 和输出元件,该变速箱利用一输入元件接收来自于优选为内燃发动机的原动机 动力源的牵引转矩。输出元件可以操作地连接至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用于将牵 引转矩传递给传动系。作为电动机或者发电机运转的机械能够向变速箱产生输 入转矩,该输入转矩独立于来自内燃发动机的输入转矩。该机械可将通过车辆 传动系传递的车辆动能转换成可存储在一能量存储装置中的能量。一控制系统 监控来自于车辆和操作者的各种输入,并且对混合动力系提供操作控制,这些 操作控制包括控制变速箱的运行状态和换档、控制转矩产生装置、以及调节能 量存储装置和该机械之间的能量交换,以管理包括动力、转矩和转速在内的变 速箱输出。
发明内容
一内燃发动机机械联接至变速箱装置,该变速箱装置用于在该发动机和 第二动力产生装置与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机械能,该输出元件机械联接至传动系 以将牵引转矩传递给包括可致动摩擦制动器的车轮。一制动器控制模块操作连 接至该可致动摩擦制动器。第二控制模块操作连接至内燃发动机和变速箱装置。 该第二控制模块构造成确定再生制动轴转矩容量、确定通过变速箱装置的输出 元件当前施加给传动系的再生制动转矩、将再生制动轴转矩容量和再生制动转 矩传输给制动器控制模块,以及根据再生制动轴转矩请求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命 令从第二动力产生装置的动力输出。该制动器控制模块构造成根据对制动踏板 的操作者输入确定总制动转矩请求,根据总制动转矩请求、再生制动轴转矩容 量和再生制动转矩产生该再生制动轴转矩请求,以及根据总制动转矩请求和再 生制动转矩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可致动摩擦制动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来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示例性混合动力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的一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3和4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和管理混合动力系统中的转矩的控制系统 结构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附图,其中附图只是为了示出某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限制 实施例,图1和2描绘了一示例性混合动力系。图1所描绘的本发明的该示例 性混合动力系包括双模式、混合-分离、电-机械混合变速箱10,该变速箱10操 作连接至发动机14和转矩机械,该转矩机械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机(‘MG-A’)56和 (‘MG-B’)72。发动机14和第一和第二电机56和72每个都产生能传递给变速箱 10的动力。由发动机14和第一和第二电机56和72所产生的并且传递给变速箱 10的动力用术语输入转矩和电机转矩及速度来描述,在本文中该输入转矩和电 机转矩分别用TI、TA和TB来表示,该速度则分别用NI、NA和NB来表示。
示例性发动机14包括多缸内燃发动机,其选择性地在多个工况下运转, 以经由输入轴12将转矩传递给变速箱10,该发动机14可以是点燃式或者压燃 式发动机。发动机14包括操作联接到变速箱10的输入轴12上的曲轴(未示出)。 转速传感器11监控输入轴12的转速。来自发动机14的包括转速和发动机转矩 的动力输出可能与传递给变速箱10的输入速度NI和输入转矩TI不同,这是由 于在发动机14和传动箱10之间的输入轴12上放置转矩消耗部件,例如液压泵 (未示出)和/或转矩管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控制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拉手及气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