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0931.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张春庆;张玉;李战胜;赵忠夫;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36/10 | 分类号: | C08F236/10;C08F212/08;C08F2/2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异戊二烯 丁二烯 三元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类乳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数均分子量为3 ×104-35×104,分子量分布指数大于3.0;以单体总量100%计,结合苯乙烯含量 质量百分数为10%-65%,丁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10%-70%,异戊二烯含量 质量百分数为10%-70%;以单体异戊二烯总量100%计,1,4-聚异戊二烯含量质 量百分数为70%-95%;以单体丁二烯总量100%计,1,4-聚丁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 为65%-90%;三元共聚物中无聚苯乙烯嵌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三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 量为5×104-20×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以单体总量100%计,结合苯 乙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20%-50%,丁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20%-40%,异戊 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以单体异戊二烯总量100%计, 三元共聚物中1,4-聚异戊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85%-95%;以单体丁二烯总量 100%计,1,4-聚丁二烯含量质量百分数为7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聚合釜中加入反应介质水,以质量计,水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 -2.5倍,加入乳化剂,乳化剂选自松香酸皂、脂肪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的 混合物,乳化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单体总量的4%-6%,单体苯乙烯,通入氮气试 压,确认聚合釜无泄漏后,用氮气置换数次,然后加入共聚单体异戊二烯和丁二烯, 启动聚合釜搅拌,打开夹套循环水浴调整聚合釜温度,向聚合釜内通入冷水降温, 待聚合釜温度降至所需聚合反应温度时加入氧化还原型引发剂,氧化还原型引发剂 选自过硫酸盐-硫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引发体 系、氯酸盐-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有机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体系,氧化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单体总量的 0.025%-0.12%,还原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单体总量的0.04%-0.1%,再加入分子 量调节剂硫醇,分子量调节剂选自叔十二碳硫醇、叔十碳硫醇、叔十四碳硫醇、叔 十六碳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醇的混合物,分子量调节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单体总 量的0.1%-0.35%,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5℃-30℃之间,聚合反应时间控制在7 -12小时之间,单体转化率质量百分数控制在60%-70%之间,加入终止剂,终止 剂选自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醌中的一种或几种终止剂的混合物,终止剂用 量质量百分数为单体总量的0.05%-0.15%,橡胶经脱气后凝聚,热空气烘干后得 到本发明的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氧化还原型引发剂选自过氧化 氢-亚铁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选自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氢蒎烷、过 氧化氢对孟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氧化剂的混合物,还原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盐、 甲醛次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氧化剂选自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还原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盐和甲醛次硫酸氢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5℃-15 ℃。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聚合体系选用螯合剂,螯合剂 选自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焦磷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09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