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分离制备竹叶多糖提取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95063.1 申请日: 2008-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1392032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王成章;陈文英;叶建中;陈虹霞;周昊;郑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志斌
地址: 210042***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离 制备 竹叶 多糖 提取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竹叶多糖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膜分离制备高纯度竹叶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天然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理念,天然食品和药品已经成为国际食品和药品发展的潮流和时尚。竹叶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提取物正不断被人们所认识。

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Bambusadea)的一类植物,全球约有70属,1225种。竹类植物分布于地球的北纬46°至南纬47°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及太平洋相应位置的岛屿,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为其分布的中心地区。竹林面积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如何合理高效利用竹林资源,推动竹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林业生产中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是竹子中心产区之一,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25%。开发利用竹类森林资源意义十分重大。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竹叶性淡、微涩、寒,味甘、苦,主治烦热口渴,小儿发热,小儿疳积,热病不眠,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疥癣,疮毒,咽喉炎,外伤出血等症。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等有效成分,竹叶活性多糖通过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因子的生成和激活来实现抗肿瘤作用,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感染、抗炎症等多种功效。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日本人还从箬竹叶提取分离得一种活性多糖,经试验证明对S-180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备高含量竹叶多糖的方法报道不多,尤其是多糖含量大于80%的竹叶多糖提取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竹叶多糖提取物中竹叶多糖的含量较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分离制备竹叶多糖提取物的方法,可以制得多糖含量高于80%wt的竹叶多糖提取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分离制备竹叶多糖提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用亲脂性溶剂对筛选出的竹叶多糖含量大于5.0%wt的竹叶进行提取,其中亲脂性溶剂与竹叶的质量比例为(1—30):1,提取温度为20℃-100℃,提取时间为0.5h-72h;提取方式可选择热回流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热回流提取温度80℃-100℃,时间为0.5-10小时;微波提取功率100-2000W,时间10-120分钟,温度50℃-70℃;超声波提取功率300W-3KW,时间10-120分钟,温度50℃-70℃。竹叶多糖含量大于5.0%wt的竹叶的筛选方法为:以硫酸-蒽酮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建立葡萄糖标准曲线,然后以葡萄糖为标准品,610nm下对收集的竹叶进行比色测定竹叶多糖含量,筛选出竹叶多糖含量大于5.0%wt的竹叶。优选南京的鹅毛竹、铺地竹、毛竹、唐竹或金丝慈竹下部的竹叶,或者安徽池州毛竹的竹叶。亲脂性溶剂为C5-C7的脂肪烷烃或沸程60℃-120℃的石油醚。所述的C5-C7的脂肪烷烃为正戊烷、正已烷或正庚烷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步,再用C1-C3的脂肪醇或丙酮为提取剂对第一步的竹叶残渣进行提取,提取剂与竹叶的质量比例为(1—20):1,提取温度为20℃-100℃,提取时间为0.5h-72h;C1-C3的脂肪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中的任意一种。

第三步,用去离子水提取第二步的竹叶残渣,去离子水与竹叶的质量比例为(1—20):1,提取温度为80℃-110℃,提取时间为0.5h-5h;

第四步,离心沉降:将第三步去离子水的提取液调节pH至8-9,用6000-20000r/min速度离心沉降,获得离心清液和沉淀物;

第五步,膜藕合分离:将第四步得到的离心清液依次通过陶瓷膜、超滤膜及纳滤膜处理最后得到浓缩液,其中,陶瓷膜平均孔径为0.1—0.5μm,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5000—200000道尔顿,纳滤膜截留分子量200—1000道尔顿,物料通过超滤膜及纳滤膜通量1-10m3/m2·h·Mpa;

第六步,脱色,将第五步得到的浓缩液通过脱色树脂吸附,加入的树脂的质量与加入的浓缩液的体积的比例为1-50:100,搅拌时间为5-60min,温度5℃-80℃;脱色树脂,指D845、D941、D280、D392、D291、D730、D293、D296中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5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