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7418.0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栋梁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杏仁 蛋白 原料 制备 多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杏仁的深加工技术,具体指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杏是中国原产果树之一,人们采食杏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有据可查的栽培历史也有3500年之久。近年来,由于人们认识到杏仁的多种营养价值,仁用杏在我国广大地区的栽培面积得到迅速扩大。杏仁是杏果的干燥种子,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一般来说,苦杏仁主要作药材使用,甜杏仁大多作为食品使用,杏仁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其含油量在50%左右,是大豆含油量(20%-22%)的2.5-3.1倍,与花生(39.2%-41.3%)、葵花籽(54.5%)、芝麻(47.3%-48.0%)的含油量相当,且杏仁油中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可作为一种蛋白质营养强化剂和添加剂,缓解蛋白质资源的缺乏。然而,随着杏仁油加工业的发展,加工剩余物中占60%以上的杏仁蛋白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蛋白质往往被废弃或仅仅作为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大大的提高杏仁蛋白的利用率,有效缓解蛋白质资源的缺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杏仁蛋白原料若干克,将其放入萃取装置中脱脂处理4~8小时,得到脱脂处理后的杏仁蛋白;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杏仁蛋白放入容器中,加入足够浸润的蒸馏水或纯净水,搅拌均匀,用第一pH值调节剂调节其pH值到7.0~9.0,置于30~5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20~40分钟,使其中的杏仁蛋白充分溶解,获得杏仁蛋白水溶液;
3)按原料重量的3~5%,取碱性蛋白酶,加入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杏仁蛋白水溶液中,并加热升温至50~70℃进行酶解,酶解期间连续搅拌,酶解时间维持4~6小时,获得杏仁蛋白酶解液;
4)将上述步骤3所得的杏仁蛋白酶解液加热至80~100℃,保持5~10分钟灭酶活性,然后将其冷却至30~50℃,进行粗过滤,除去滤渣,获得杏仁蛋白酶解粗滤液;
5)将上述步骤4所得的杏仁蛋白酶解粗滤液中加入占其体积1%~3%的活性炭粉,用第二pH值调节剂调节其pH值到3.0~5.0,维持其温度在30~50℃条件下进行脱色、脱苦处理1~3小时,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去除废活性炭渣,得到杏仁多肽精滤液;
6)将上述步骤5所得的杏仁多肽精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杏仁多肽粉。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杏仁蛋白1000~2000g,将其放入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装置中脱脂处理4~8小时,得到脱脂处理后的杏仁蛋白;
2)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杏仁蛋白放入容器中,加入2000~4000ml的蒸馏水或纯净水中,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值到7.0~9.0,置于30~5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20~4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其中的杏仁蛋白充分溶解,获得杏仁蛋白水溶液;
3)按原料重量的3~5%,取碱性蛋白酶,加入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杏仁蛋白水溶液中,并加热升温至50~70℃进行酶解,酶解期间连续搅拌,酶解时间维持4~6小时,获得杏仁蛋白酶解液;
4)将上述步骤3所得的杏仁蛋白酶解液加热至80~100℃,保持5~10分钟灭酶活性,然后将其冷却至30~50℃,进行粗过滤,除去滤渣,获得杏仁蛋白酶解粗滤液;
5)将上述步骤4所得的杏仁蛋白酶解粗滤液中加入占其体积1%~3%的活性炭粉,用草酸调节其pH值到3.0~5.0,维持其温度在30~50℃条件下进行脱色、脱苦处理1~3小时,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去除废活性炭渣,得到杏仁多肽精滤液;
6)将上述步骤5所得的杏仁多肽精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杏仁多肽粉。
本发明的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选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装置对杏仁蛋白进行脱脂处理技术,经过脱脂处理后的杏仁蛋白不但杂质少,而且没有任何不良气味,产品色泽好,从而最终能确保所得杏仁多肽产品的质量和功效良好。本发明的以杏仁蛋白为原料制备杏仁多肽的方法工艺简单,酶解程度易于控制,所得产品纯度高、功效好、分子量小,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栋梁,未经陈栋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