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的制备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7651.9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付林;魏旭力;徐勇;陈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2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氨基 乙酰 嘧啶 制备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B1的中间体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 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以下简称乙酰嘧啶) 的工业合成方法如下:
该反应在生成目标产品乙酰嘧啶的同时生成甲、乙醇和大量的氯化钠,氯 化钠和乙酰嘧啶混合在一起,不仅影响反应的进行,而且需要通过大量的水结 晶去除其中的氯化钠,工业生产中工艺条件不易于控制,乙酰嘧啶含量低,生 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无机盐的高浓度废水。
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I)是精细化学品,尤其是合成 维生素B1的重要的中间体。目前我国维生素B1的生产方法主要是SB1工艺,共 有6个步骤,总收率在40%以上,其中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 是其合成的一个关键中间体,目前工业上的合成收率仅为65%左右,是维生素 B1生产工艺控制的关键步骤。
制备I的传统工业方法是采用盐酸乙脒(III)和缩醛(II)在甲醇钠的参与 下直接进行反应,然后收取甲醇或者乙醇,再加入大量的水低温结晶12小时以 上,离心滤除母液,得到产品。该方法不仅收率低,同时工艺时间长,工艺条 件不易于控制,乙酰嘧啶含量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无机盐的高浓度废 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的生产 工艺存在的不足,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工艺中先游离去除氯化钠,再环合 生成乙酰嘧啶,同时使用可以回收套用的有机溶剂进行结晶。本发明所述的的 工艺方法收率高、质量优且工艺条件易于控制,避免了生产中产生高浓度的含 盐废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2—甲基—4—氨基—5—乙酰 氨甲基嘧啶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盐酸乙脒和甲醇钠或者乙醇钠反应, 过滤除去生成的氯化钠后,得到乙脒的醇溶液,再经过浓缩后得到一定浓度的 乙脒溶液;得到的一定浓度的乙脒溶液和缩醛反应,将甲醇或乙醇减压收干, 随后将得到的生成物进行水解,得到乙酰嘧啶粗品,再加入定量的甲醇或乙醇 溶液,结晶析出乙酰嘧啶精品。结晶母液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甲醇或乙醇, 回收甲醇或乙醇可以套用至下一批次,蒸馏的残液加入少量的水后,降温过滤, 回收溶解在溶剂中的的乙酰嘧啶。该方法具有收率高、得到的产品质量好等优 点,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是将盐酸乙眯和甲醇钠游离生成的氯化钠过滤除去, 采用可以回收套用的有机溶剂结晶,避免了生产中产生高浓度的含盐废水,同 时过滤得到的氯化钠可以作为工业盐销售。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是一种无环 境污染的清洁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乙脒溶液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盐酸乙脒和甲醇钠或者乙醇钠反 应,过滤除去生成的氯化钠后,得到乙脒的醇溶液,再经过浓缩后得到乙脒溶 液;该制备方法中游离、除盐、浓缩过程是在干燥反应器中进行的。
本发明所述的醇结晶过程,醇可以是甲醇、乙醇等低级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混合醇。
游离、除盐、浓缩的工艺条件为:
1.游离:将28%-35%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或者28%-35%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和 盐酸乙脒在40℃以下搅拌反应2-3小时。
2.浓缩:将滤液在减压下收醇,温度≤70℃,真空度0.08MPa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2—甲基—4—氨基—5—乙酰氨甲基嘧啶生产 工艺进行了改进,工艺中先游离去除氯化钠,再环合生成乙酰嘧啶,同时使用 可以回收套用的有机溶剂进行结晶。本发明所述的的工艺方法收率高、质量优 且工艺条件易于控制,避免了生产中产生高浓度的含盐废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