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苷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8243.5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咏梅;陈华强;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40 | 分类号: | C12P19/4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60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肌苷的生产方法,步骤为:
A、一级种培养:将菌株放在一级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30~32℃、旋转式摇床220±20rpm、培养时间10-15小时,得增值菌株;
B、二级种培养:将步骤A所得的增值菌株再放到二级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0.5℃、培养时间8-12小时,得放大菌株;
C、菌株发酵:将步骤B所得的放大菌株放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所述的一级种培养基是以下各浓度组份的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单位是g/L,淀粉双酶糖30±5、酵母粉26±6、KH2PO44±2、硫酸铵10±2、硫酸镁1±0.5、CaCO310±2、尿素5±1、玉米浆60±10、酵母膏14±3、蛋白胨10±2、NaCL 1±0.4、腺嘌呤1.2±0.1、鸟嘌呤1.2±0.1,用去离子水配制后灭菌;
所述的二级种培养基是以下各浓度组份的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单位是g/L,淀粉双酶糖50±5、酵母粉26±6、KH2PO44±2、硫酸铵10±2、硫酸镁1±0.5、CaCO310±2、尿素5±1、玉米浆60±10、酵母膏14±3、NaCL 1±0.4、腺嘌呤1.2±0.1、鸟嘌呤1.2±0.1、链霉素1.8±0.1,用去离子水配制后灭菌;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是以下各浓度组份的混合物,浓度单位是g/L,淀粉双酶糖100±30、酵母粉14±5、KH2PO45±1、硫酸镁2±1、脯氨酸2±1,味精0.5±0.1、玉米浆80±5、链霉素1.8±0.1、消泡剂,用去离子水配制后灭菌;
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CaCL215g/L±3、脂肪酸1±0.1g/L以及乙酰辅酶A 0.04±0.02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需在118±5℃的温度下单独消毒20min±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种培养时,光密度的26倍OD*26净值≥0.04、无杂菌或噬菌体污染;所述的二级种培养时,通过碱性溶液控制二级培养基的pH值为6.7 ±0.2,光密度的26倍OD*26净值≥0.05,无杂菌或噬菌体污染。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粉先水解36±5小时,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糖份,维持糖浓度在2.2~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发酵40±3小时后,加入5ug/ml溶菌酶,发酵55±5小时后,停止加入溶菌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初温37±0.5℃,发酵开始时的pH值是7.0,在发酵过程中通过碱性溶液调节pH值维持在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2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