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苷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8243.5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咏梅;陈华强;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40 | 分类号: | C12P19/4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60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苷的发酵生产方法,尤其是应用于生产各种药物及其前体物、功能性食品等肌苷的发酵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肌苷主要用于二步法生产5’-肌苷酸,由于食品增味剂需求的增加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发酵法生产肌苷已成为生产第二代和第三代增鲜剂的主要途径,取代了化学合成法和水解法。存在已知的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属微生物发酵生产肌苷的方法,所述的微生物时候腺嘌呤缺陷型菌株,或者赋予了对各种物质,包括嘌呤类似物抗性的腺嘌呤营养缺陷型菌株(日本专利公开(KOKOKU)号38-23099,5417033,55-2956,57-14160,短杆菌属微生物(日本专利公开(KOKOKU)号51-5075,58-17592,Agric.Biol.Chem,42,399(1978),对8—氮杂鸟嘌呤、磺胺胍、链霉素有三重抗性等等。微生物经诱变育种后能够产生核酸类物质。肌苷产生菌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缺少sAMP合成酶:(2)解除在5’-IMP生物合成处的调节:(3)缺乏肌苷降解的酶系,如核苷磷酸化酶和核苷水解酶。肌苷发酵的生产菌种主要有枯草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产氨短杆菌,其中枯草杆菌的磷酸酯酶活性较强,有利于将IMP脱磷酸化形成肌苷,分泌至胞外,因而肌苷的发酵多采用枯草杆菌的腺嘌呤缺陷型。
目前主要用枯草杆菌,产氨短杆菌及短小芽孢杆菌为出发菌种。生产菌种首先要腺嘌呤与鸟嘌呤缺陷型。为了有效地积累肌苷,还应该选择核苷酸酶活性强而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弱的菌株,以促进肌苷的生成和生成的肌苷不再分解,提高肌苷产量。柏建新等经诱变处理,获得一株缺失核苷水解酶活性的突变株JSIM-B-198。发酵50h-60h后,平均产肌苷18.38g/L。王敖全等M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腺嘌呤缺陷形(ade-)Na18经一次亚硝基肌(MNNG)诱变处理及两次单菌落分离,获得能利用酶法制造葡萄糖三次结晶母液,发酵生产肌苷的变异菌株B:a,摇瓶肌苷产量在7.0克/升以上。杨志荣等分离鉴定出6株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筛选出腺嘌呤缺陷型和鸟嘌呤缺陷型菌株,摇瓶发酵最高产量达12.1g/L.
中国专利CN101104865属于芽孢杆菌属的肌苷生产细菌和生产肌苷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从芽孢杆菌群中筛选出在含有6-乙氧基嘌呤的培养基中表现为有利生长的菌株,并从获得的菌株中筛选出表现为肌苷生产能力高的一种菌株,以获得肌苷生产能力改善的芽孢杆菌。
中国专利CN1410527一种新型肌苷产生菌及其生产肌苷的方法,该新型肌苷产生菌为经选育的肌苷高产突变株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GMA-1198CCTCC M201025。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肌苷的方法,其特点是用GMA-1198CCTCC M201025做发酵菌株,利用糖质原料和生长素进行摇瓶发酵。产肌苷最高可达28g/l。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稳定、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的肌苷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肌苷的生产方法,步骤为:A、一级种培养:将菌株放在一级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30~32℃、旋转式摇床220±20rpm、培养时间10-15小时,得增值菌株;B、二级种培养:将步骤A所得的增值菌株再放到二级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0.5℃、培养时间8-12小时,得放大菌株;C、菌株发酵:将步骤B所得的放大菌株放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菌株先后通过二级培养基后,繁殖很多活性相同,生物特性相同的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