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9120.3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泉;郑恒光;齐军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分离 蛋白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真空干燥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粉的制备:
将商业大豆脱脂坯片过筛筛去碎屑,置于浸出器筛网上,用乙醇溶液进行多阶段逆流萃取,将所得萃余物大豆浓缩蛋白,在真空干燥容器内干燥,出料后粉碎、包装即得真空干燥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粉;
(2)溶液配制及热处理:
将所得大豆浓缩蛋白粉分散于水中,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碱性;加热至60-141℃,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s-30min后冷却到室温;
(3)酸沉调中性:
加入盐酸调节步骤(2)所得的溶液至pH为酸性,静置,离心分离出酸沉蛋白,洗涤酸沉蛋白后,将酸沉蛋白分散于水中,用氢氧化钠调节酸沉蛋白分散液pH值至7.0;
(4)瞬时加热灭菌及喷雾干燥:
快速加热步骤(3)所得酸沉蛋白分散液至60-141℃,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s-30min后冷却到室温即完成灭菌,对灭菌后的酸沉蛋白进行喷雾干燥、所得产品密封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过筛是过20目筛;乙醇浓度为65%-75%;逆流萃取次数为4-8次;所述真空干燥容器内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1-2h;出料后粉碎成100-2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大豆浓缩蛋白粉以1:10-20固液比分散于水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盐酸浓度为2mol/L调节pH为3.0-5.0;静置时间为5-15min;离心转速为4000-6000rpm/min;去离子水洗涤次数为2次;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80-200℃,出风温度: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91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