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463.9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旻;王群;李恺;韩红辉;顾虹洁;汪磊;杜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苏丹红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交联的复合物作为免疫抗原,将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的致敏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细胞株注射于小鼠腹腔生产单克隆抗体,其中,间接ELISA筛选中使用的包被抗原是指苏丹红衍生物与卵清白蛋白交联的复合物,苏丹红衍生物为羧基苏丹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疫抗原是由羧基苏丹红分别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反应,再与牛血清蛋白偶联的复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被抗原是由羧基苏丹红分别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反应,再与卵清白蛋白偶联的复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杂交瘤细胞株SU-211-10,保藏在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08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检测苏丹红I残留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检测对位红残留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同时检测苏丹红I和对位红残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4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复合内外墙保温陶瓷砖
- 下一篇:具有凹凸效果的组合石英壁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