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巨细胞病毒(HCMV)荧光PCR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649.4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剑军;吴大治;夏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细 病毒 hcmv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而且方便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HCMV基因组的UL122基因和UL123基因,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称人疱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rus 5),属a疱疹病毒亚科,HCMV是人类先人性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之一,可致感染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器官损害、智力降低、耳聋等;在正常健康人中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免疫缺陷者一如器官移植受者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一及癌症患者一中可引起严重的感染,甚至致死。它和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合称为人类五大生物致畸因子。鉴于HCMV在临床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疱疹病毒科中,HCMV基因组最大,约235~240kb,分子为150~160×103KDa。HCMV基因的转录及翻译受其自身及宿主细胞的调控,并具有时相性,分为IE(即刻早期),E(早期)和L(晚期)。
HCMV病原学检测
(一)血清学诊断方法
HCM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通常有补体结合试验(CF),酶免疫试验(EIA)等,CF法敏感性低,而EIA则在高效价血清标本检测时分辩率低下。
1.CF法:
用于CF法的抗原大多数从感染CMV实验株如AD169的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抗原提取方法往往会影响检测效果,几年前的重要改进是用甘氨酸提取CMV的CF抗原,增加了实验的敏感性.尽管如此,CF法敏感性很低,因而目前不再应用。
2.EIA法:
(1)EIA法检测CMV抗体:
有好几种CMV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供应,一般几小时可出结果,许多比较性研究证实ELISA抗体效价高,操作容易,无需虑及血清的抗补体作用,但在ELISA检测中,某些血清与正常细胞抗原有非特异性反应而产生假阳性,若提高起始稀释度以排除假阳性又会降低实验的敏感性,故需做重复试验并设定正常细胞抗原对照.CMV特异性的IgM-ELISA试剂盒已有供应,但如同所有的IgM检测一样,可能受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因而血清标本需预处理.CMV的血清检测也包括中和病毒感染的抗体测定,血清的中和抗效价常不变,很少超过1∶2000,试验需要活性良好的补体,有一定技术难度。
(2)EIA法检测CMV抗原:
用单克隆抗体进行EIA,检测CMV抗原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现已可测定CMV的中和抗原(至少3种蛋白质),及各种结构蛋白,调节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在感染后的几个小时内检测到成纤维细胞核内的CMV抗株,离心可帮助CMV吸附于单层细胞,效果可提高4倍,尿与气管肺泡洗液的培养结果尤佳.但由于血液白细胞层常有细胞毒性,经离心会使单层细胞受损,反而降低了检测阳性率。
3.乳胶凝集法:
乳胶凝集法测定CMV抗体是筛选血、器官供体的重要方法,几分钟内可出结果,误差5%(包括假阴性),判定结果的主观性是误差的明显因素。
4.免疫吸印法:
将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和高灵敏度的免疫固相检出法相结合,凝胶电泳使混合在一起的病毒成分和细胞成份分开,再通过敏感的生物分子亲和技术检测,克服了CF试验敏感性差,EIA分辨率低的缺陷.同时,整个反应只需16h左右即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快速且简便.HCMV主要结构蛋白150和38KDa出现于大部分病人血清中,并与HCMV-IgG、HCMV-IgM均起反应,极具代表性,可作为感染HCMV感染的指标。
(二)核酸杂交:
目前HCMV感染的诊断技术已从生物学病毒分离防和免疫学检测抗原抗体,进入到对基因组进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水平阶段,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标本微量的病毒D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同时此法,不仅能诊断HCMV的活动性感染,而且还能确证潜伏感染.用高比活性放射性同位素检测HCMV,DNA克隆片段及放射自显影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0.5pg,特异性可达100%.如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探针检测HCMV DNA,灵敏度达10~50pg,由随机引物延伸法和缺口平移法标记的生物素探针灵敏度分别为10~50pg和10pg。(三)病毒的分离(细胞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