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金与核酸结构的靶分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2737.6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樊春海;王丽华;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朱水平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核酸 结构 分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金与核酸结构的靶分子检测方法,所述靶分子不包括DNA分子,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能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DNA与荧光标记的cDNA杂交形成双链捕获探针;
2)加入待检溶液进行反应;
3)加入纳米金溶液进行反应,记录反应溶液的荧光光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靶分子为三磷酸腺苷、可卡因、凝血酶、溶菌酶、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钾离子、汞离子或氢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特异性DNA为核酸适体、特异性结合汞离子的寡核苷酸、特异性结合钾离子的寡核苷酸或具有i-motif结构的寡聚核苷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荧光标记所用的荧光基团选自荧光素、Cy3、Cy5、罗丹明B、异硫氰酸荧光素和6-羰基-罗丹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纳米金的粒径为10~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纳米金的反应浓度为1~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纳米金与特异性DNA的摩尔数比为1∶1~1∶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4~37℃,反应时间为1~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反应还加入缓冲溶液进行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溶液为常规的Tris、PBS或胂酸盐缓冲溶液,反应浓度为10~2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观察荧光光谱的方法为分光光度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7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