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4617.X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在光掩模工艺中的光刻方法。
背景技术
光刻技术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工艺步骤,光刻工艺利用了光学-化学 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物理刻蚀方法,通过掩模板有选择地遮挡照射到晶圆 表面光致抗蚀剂上的光线,从而将所设计的电路图形转移到晶圆表面或者介 质层表面。
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对分辨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分辨力的大小可以用分辨距离来表示,分辨距离越小,分辨力就越高。为了 追求更高的分辨力,方法之一就是提高透镜的数值孔径NA。然而,在非浸没 式光刻工艺过程中,由于数值孔径NA小于1,随着数值孔径NA的不断变大, 分辨力固然可以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会使焦深DOF(Depth of Focus)变得非 常小。
焦深的变小将对光致抗蚀剂的厚度、晶片的平坦度、掩模的平坦度等提出 更高的要求:如果要在保持现有工艺制程的基础上,增加光刻系统的性能, 在焦深变小的情况下,必然需要提高所述工艺参数的精确度,这样就增加了 控制涂光致抗蚀剂的厚度或者制作掩模板等成本;而如果要在保持所述工艺 参数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光刻效果,在焦深变小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 过改变光学系统来实现,这大大增加了计算和操作的复杂度。申请号为 20048001493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光刻系统和方法,通过提供 具有用以对来自光掩模的波前进行编码的光瞳面函数的成像透镜,以扩展焦 深,不但计算复杂,并且需要额外的照明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随着焦深的减小所带来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刻方法, 包括:提供表面具有曝光未完全的光致抗蚀剂的晶片;根据所述曝光未完全 的光致抗蚀剂厚度,对所述光致抗蚀剂施加电场,使其完全反应。
可选的,所述晶片至少经过一道曝光工艺。
可选的,所述根据曝光未完全的光致抗蚀剂厚度,对光致抗蚀剂施加电 场使曝光完全,包括:获取所述曝光未完全的光致抗蚀剂的厚度;根据所述 曝光未完全的光致抗蚀剂的厚度以及所述待施加电场,获得所需施加时间; 根据所获得的电场施加时间,对所述光致抗蚀剂施加所述电场,使所述光致 抗蚀剂完全反应。
可选的,所述电场在垂直于所述光致抗蚀剂表面方向具有匀强场强。
可选的,所述电场施加时间根据所述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厚度以及所述 匀强场强进行计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刻方法,包括:对待处理的晶片进行预曝光,使 靠近所述晶片一侧的部分光致抗蚀剂未曝光;根据所述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 厚度,对所述光致抗蚀剂施加电场,使其完全反应。
可选的,所述根据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厚度,对光致抗蚀剂施加电场使 其完全反应,包括:获取所述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的厚度;根据所述未曝光 的光致抗蚀剂的厚度以及所述待施加电场,获得所需电场施加时间;根据所 获得的电场施加时间,对所述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施加所述电场,使其完全 反应。
可选的,所述电场在垂直于所述光致抗蚀剂表面方向具有匀强场强。
可选的,所述电场的施加时间根据所述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厚度以及所 述匀强场强进行计算。
可选的,所述对待处理的晶片进行预曝光,包括:确定作为预曝光焦平 面的预定位置;使光束在所述预定位置聚焦,对待处理晶片进行预曝光,使 靠近所述待处理晶片一侧的部分光致抗蚀剂未曝光。
可选的,所述预定位置为预曝光过程中的理论焦平面。
可选的,所述预定位置位于所述光致抗蚀剂的内部,或位于所述光致抗 蚀剂的外部,或位于所述光致抗蚀剂与待处理晶片表面不相接触的界面上。
可选的,所述确定作为预曝光焦平面的预定位置包括:计算出设定焦平 面的位置;根据所述设定焦平面和光致抗蚀剂界面,确定所述预定位置。
可选的,所述设定焦平面为使光致抗蚀剂完全曝光时的理论焦平面。
可选的,所述预定位置相对于所述设定焦平面,更为远离待处理晶片。
可选的,所述光致抗蚀剂为化学增幅型光刻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电场对光刻深度进行控制,从而使所有的 光致抗蚀剂完全反应,修复了曝光不足以及避免了曝光失败。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在焦深较大的情况下,实际聚焦平面较理论焦平面出现偏 移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刻胶清洗剂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显示电池电力的量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