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5181.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保;张丕军;杨勇杰;沈侃毅;胡卓超;吴培文;靳伟忠;姜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0 | 分类号: | C22C38/20;B21B37/74;B21B37/16;C21D1/26;C21D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冷轧 生产 取向 硅钢 方法 | ||
1.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
用转炉或电炉炼钢,钢水经二次精炼和连铸后,获得以下成分 的铸坯:C 0.035~0.065%,Si 2.9~4.0%,Mn 0.08~0.18%,S 0.005~0.0094%,Als 0.015~0.035%,N 0.0050~0.0130%,Sn 0.001~0.15%,P 0.010~0.030%,Cu 0.05~0.60%,Cr≤0.2%,其余 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以质量百分比计;
2)热轧
铸坯在加热炉内加热到1090~1200℃,小于1180℃开轧,860℃ 以上的温度终轧,轧成1.5~3.5mm厚度的热轧板,卷取温度650℃ 以下;
3)常化
常化退火,并进行冷却,退火温度:(1050~1180℃)×(1~20 秒)+(850~950℃)×(30~200秒),冷却速度:60℃/s~10℃/s;
4)冷轧
用一次冷轧法轧到成品板厚度,冷轧压下率≥75%;
5)脱碳
对轧到成品厚度的钢板进行脱碳退火,涂布以MgO为主要成 分的高温退火隔离剂;脱碳温度控制范围为780~880℃;保护气氛 露点40~80℃;脱碳时间:80~350秒;保护气氛:H2与N2混合 气体,H2含量:15~85%;脱碳板表面总氧[O]:171/t≤[O]≤313/t,t 为钢板实际厚度,mm;吸氮量≥2ppm;
6)高温退火
控制1000度以下退火保护气氛:H2与N2混合气体,N2分压 0.15~1,保护气氛露点≤50度;低保温时间≥9hr;高温退火吸氮量 ≥10ppm;
7)热平整退火,
按常规的热平整工艺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其特征是, 取向硅钢在上述基本成分的基础上,钢中还添加Mo0.01~0.10%,和/ 或Sb≤0.2%,以质量百分比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其特征是, 常化板板厚1/4~1/3和板厚2/3~3/4两处,高斯织构(110)[001]和立 方织构(001)[110]的比例控制在:0.2≤I(110)[001]/I(001)[110]≤8,I(110)[001]和I(001)[110]分别是高斯织构和立方织构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其特征是, 高斯织构(110)[001]和立方织构(001)[110]的比例控制为:0.5≤I(110)[001]/I(001)[11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其特征是, 常化板板厚1/4~1/3和板厚2/3~3/4两处,具有高斯织构的晶粒数占 总晶粒数的比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51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