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萜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7634.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厚文;陈建涛;杨帆;许诚成;张红军;朴淑娟;陈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3/04 | 分类号: | C07D313/04;A61K31/33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萜类抗 肿瘤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从海洋动物海绵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抗 肿瘤化合物C19H30O3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海洋动物,其生活环境具有低温,高压,高盐等特点。本申请 人曾从细薄星海绵中分离到几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并已申请专利 (申请号:200710042653.6)。但至今未见从海绵中分离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 萜类化合物C19H30O3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生长于我国西沙海域的海绵中提取分离到的二萜类抗肿 瘤化合物(7R)-2-甲氧基-5,7-二甲基-7-[(1S,3E)-1-乙基-3-己烯]-1-氧代-2,5- 二烯-4-庚酮,分子式为C19H30O3,其化学结构式为: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总浸膏;
按常规将新鲜的海绵用丙酮和甲醇以1∶0~0∶1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 分次进行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丙酮和/ 或甲醇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总浸膏;
2.纯化:
将总浸膏溶于85%~95%甲醇,用石油醚萃取,弃去石油醚层;调整甲醇 浓度至60%~70%,用二氯甲烷萃取,回收二氯甲烷,将所得的浸膏浓缩至干; 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甲醇或者体积比为4∶5∶1的正己烷/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溶剂将浸膏溶解,过Sephandex LH20凝胶柱,用体积比为1∶1的二 氯甲烷/甲醇或者4∶5∶1的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根据薄层色 谱的监测,收集含有化合物C19H30O3的流分,回收溶剂浓缩至干;过200~400目 的正相硅胶柱,以体积比为1∶0~0∶1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梯度洗脱,根据 薄层色谱的监测,收集含C19H30O3的流分,再过ODS反相柱,以体积比为1∶1~0∶ 1的甲醇/水混合溶剂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的监测,收集含有化合物C19H30O3的流分;再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甲醇∶水的体积比为7∶3~8.5∶1.5的 混合溶剂进行洗脱,根据薄层色谱的监测,收集含有C19H30O3的流分并减压浓缩, 得纯化合物C19H30O3。
本发明化合物C19H30O3为无色液体,在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中出现 329[M+Na]+,330[M++Na+H]+和635[2M+Na]+准分子离子峰;紫外光谱λmax(MeOH) =287.6nm,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见表1,从而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
表1.C19H30O3的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表
本发明使用上海天甲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肿瘤细胞株HepG2(人肝癌细胞株), Bcap-37(人结肠癌细胞株),H460(人肺癌细胞株),HT-29(人结肠癌细胞株), 对化合物C19H30O3进行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活性,因 此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从海绵中制备化合物C19H30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控结构的组合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定位的发光装置及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