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430.X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东海林淳;森田诚;进藤雅俊;小泽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8;H01F4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由卷芯部和设置在该卷芯部两端上的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构成 的芯;
卷绕在该卷芯部上的绕组;和
设置在该第一凸缘部上的端子电极部,
其中,该第一凸缘部具有成为该芯的一个端面的底面和从该底面的周 缘部向该芯的另一端面侧伸出的周面部,
在从连结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的方向看时,该底面构成为八角 形,该八角形具有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和第四缺失边, 所述第一缺失边、第三缺失边、第二缺失边和第四缺失边是分别对如下位 置进行倒角或切口而构成的,这些位置是与位于四角形一边的一端的第一 角部相当的位置、与位于与该一边相对的二边的一端的第二角部相当的位 置、与位于该一边的另一端的第三角部相当的位置以及与位于该二边的另 一端的第四角部相当的位置,
该周面部包含从该一边伸出的第一周面、从该第二边伸出的第二周 面、从该第一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一缺失周面、从该第 二缺失边伸出并与该第二周面相邻接的第二缺失周面、从该第三缺失边伸 出并与该第一周面相邻接的第三缺失周面以及从该第四缺失边伸出并与 该第二周面相邻接的第四缺失周面,并包括与该八角形的该底面的各边相 对应的周面,
该端子电极部由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构成,
该第一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一缺失周面、在该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 结该第一缺失边的全长与该第三缺失边的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三缺失周 面而设置,
该第二端子电极遍及该第二缺失周面、在该底面的一部分上的至少连 结该第二缺失边的全长和该第四缺失边的全长的区域以及该第四缺失周 面而设置,
该绕组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一缺失周面上的平坦部 分直接接线,
该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子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二缺失周面上的平坦 部分直接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一端和该第一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一端子电极、以及该绕组的 另一端和该第二缺失周面上的该第二端子电极通过扩散接合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一缺失周面和该第 三缺失周面上,该第二端子电极在八角形的周面上,只设置在该第二缺失 周面和该第四缺失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在该卷绕部上卷绕的部分被树脂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树脂部中混入磁性体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除了该第一凸缘部的该周面部和该底面之外,该第二凸缘部整体和该 卷绕部被树脂部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底面具有连结该第一缺失边和该第二缺失边的第三边以及连结该 第三缺失边和该第四缺失边的第四边,
该第一端子电极在该底面中延伸到止于连结该第三边上的点和第四 边上的点的第一边界线的区域,该第二端子电极在该底面中延伸到止于连 结该第三边上的另一点和第四边上的另一点的第二边界线的区域,第一边 界线和第二边界线互相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DK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4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