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8228.2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铁付德;朱晓蕊;李泽湘;王珏瑶;赵涛;曾文武;胥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2 | 分类号: | G05B19/02;G01D21/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古 发掘 现场 智能 探测 系统 | ||
1.一种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由机器人和远程控制端两个 主体组成,两主体间由电缆连接提供机器人电力,并完成图像、传感器数 据及机器人控制指令的传输,其特征在于:机器人部分为单片机控制系统, 包含视频采集功能和环境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化设计,机器人部分结构上 依功能主要包括摄像云台及采集控制筒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摄像云台为柱状设 计,整体尺寸为最大外径90mm,高130mm,含摄像头重1.05kg,摄像云 台俯仰自由度为0~270°,水平自由度为0~330°,并附有可控亮度的 LED照明灯,摄像云台的角速度为15°/s,由两台步进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所述采集控制筒内搭载 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 器5个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所述采集控制筒为柱状 设计,中央为机器人主控板,采集控制筒底部安装微型风扇用于改善筒内 气体流通及加速散热,气体传感器探头紧邻筒壁,留有通气孔,筒壁添加 夹密致防尘钢纱与外接间隔,所述采集控制筒含传感器整体最大外径为 90mm,高138mm,重0.96kg。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摄像云台和采集控 制筒两部分通过14针连接端口连接,用于云台部分供电、视频信号传输、 两台步进电机驱动及PWM调光信号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所述摄像云台和采集控 制筒两部分利用螺钉组装为对接的直筒式或分体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车 载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预探测系统,其中远程控制端的设计 以监控界面为主,监控界面主界面包含实时视频窗口、实时环境参数显示 窗口、考古发掘现场备注信息显示窗口、灯光亮度控制及云台角度控制。
8.权利要求1~7的智能预探测系统用于考古发掘现场预探测的用 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2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电阻片云母
- 下一篇:双拼数字电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