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18228.2 申请日: 2008-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1436038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铁付德;朱晓蕊;李泽湘;王珏瑶;赵涛;曾文武;胥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分类号: G05B19/02 分类号: G05B19/02;G01D21/02;H04N5/225
代理公司: 深圳市深远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褚治保
地址: 100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考古 发掘 现场 智能 探测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考古发掘现场预探测领域的自动化型技术产品,具体涉及 一套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该系统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及线缆 等附件组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暂无针对考古发掘现场预探测领域的自动化型技术产品。 考古发掘现场预探测多为两种方法:对于现存盗洞的,从盗洞进入墓室内 勘察;对于封存良好的,采用人工发掘铲(如洛阳铲)铲出探洞,对铲中 带出的土样进行分析,估计该墓葬的发掘价值。

国外,2002年9月应用于胡夫金字塔探秘的“金字塔漫游者”机器 人。其长30cm,宽12cm,高度在11~28cm范围内可调,重量只有2.7公 斤。机器人的电缆提供电力,图象和指令也由此传输。机器人设计人员通 过视频传输回的图像在远程端遥操控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将通过自 身装配的多种装置对石门进行全方位探测,其装置包括可用来测量岩石厚 度的超声波传感器、世界上最小的地面探测雷达系统、力度测量仪、导电 传感器以及一个由视觉纤维构成的高分辨率光纤摄像镜头。各部件的作用 如下:

1、超声波传感器。它可以用来测量岩石的厚度,以确定石块到底是 厚度有限的“门”,还是一块在通道内封住去路的巨石。

2、世界上最小的地面探测雷达系统。它通过灵敏的探头发送的电磁 波可穿透超过90厘米的混凝土,根据电磁波穿透岩石的速度精确测出岩 石的密度及厚度结构图。也就是说,如果这扇石门后面果真存在其他的远 古遗迹,如除“国王殡室”和“王后殡室”之外的第三大墓室,一幅大致 的金字塔秘密通道“素描”图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3、力度测量仪。它可以测试南通道的石门在施以压力的情况下能否 移动及移动的方向。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运用其他设备在岩石和通道壁 之间寻找缝隙以便让光纤摄像镜头通过。

4、一个由视觉纤维构成的高分别率光纤摄像镜头。它可以从石门下 方的凹槽进入通道内部进行拍摄。工作人员将通过连接到机器人身上的控 制线路操纵“金字塔漫游者”的活动。

5、导电传感器。它将用于测试石门上的铜把手,检测上面是否带有 某种电路装置。

该机器人系统针对胡夫金字塔的内部构造探测研发设计,各项性能指 标局限于金字塔内部探测的需求。所携带传感器除摄影外多为绘制墓室结 构准备,摄像图像为单色灰度图。虽然该设计满足了当时的项目需要,但 不具备推广应用性,尤其对于我国地下埋藏型墓葬的考古发掘环境不具有 适应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历史遗迹丰富。面对古墓葬等一些非再生资 源,在没有充足的预探测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决定发掘价值是武断和盲目 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目的:

1、为文物出土后的保护提供有效数据。

由于长年埋在地下,文物在地下环境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被腐蚀与 抗腐蚀,逐渐与地下埋藏环境建立了一种平衡体系,使其在地下埋藏环境 中的腐蚀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有的甚至可以认为已经停止了腐蚀。在考古 发掘过程中,无论是地下的埋藏环境,还是出土时的地上环境,文物离了 原有的平衡环境,在化学性能的不稳定性势必使其面临复杂的病变及损 害。因此在探测器上应搭载相应的多个环境传感器,用以采集地下环境数 据,为文物后期保护工作做铺垫。

2、实现可广泛应用的微损伤发掘现场预探测功能

作为发掘现场预探测功能机器人,应对发掘现场尽可能的提供保护。 由于地下空腔墙壁上往往饰有壁画等化学属性不稳定的文物,探测人员如 直接进入发掘现场,势必破坏原埋藏环境的空气成分;如带氧气瓶等呼吸 器进入,则成本过高。此外,我国墓葬形式多样环境复杂,不适合人员贸 然进入墓葬内探测。因此针对我国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孔洞的特点,设计分 别适用于大尺寸探洞(直径50cm以上)及小尺寸人工铲探孔(直径12cm 左右)两种发掘孔洞的机器人,见图2,使其无需对发掘现场做任何附加 损伤即可实现摄像等发掘现场预探测功能。

3、便于考古人员操作的智能预探测系统

中国的考古工作开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一个世纪以来延循着传统的发 掘现场预探测技术。为使自动化系统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考古发掘领域,需 要设计一套便于考古学者掌握应用的操作流程,达到无设计人员参与,考 古学者可独立操控预探测系统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