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0118.X 申请日: 2008-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1440023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7
发明(设计)人: 邹永;都建立;孙洪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39/215 分类号: C07C39/215;C07C37/5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卫东
地址: 510650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反式 羟基 苯乙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羟基二苯乙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和有益的生物活性,作为医药产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白藜芦醇、氧化白藜芦醇、Piceatannol等,这些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白藜芦醇(Resveratrol),化学名为(E)-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具有反式二苯乙烯骨架结构,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具有激活Sirtuins抗衰老酶、防癌抗癌、降血脂、抗血栓、预防痴呆症、抗氧化、抗自由基、抗骨质疏松、抗菌消炎、美容护肤等多种有益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葡萄属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化学名为(E)-2′,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具有很强的神经保护作用、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Piceatannol化学名为(E)-3,5,3′,4′-四羟基二苯乙烯,是白藜芦醇的3′-位的羟基化衍生物,具有良好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还是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3,4,4′,5-四羟基二苯乙烯对变异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诱导pro-apoptotic p53/Bax基因表达,而对正常细胞则没有影响。这些化合物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存在成本高、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因此如何寻找一条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成为各国化学家关注的课题。

文献报道的合成多羟基二苯乙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1)Wittig反应(Chem Pharm Bull,1992,40(5):1130-1136);(2)Wittig-Horner反应(Chinese ChemicalLettres,1998,9(11):1003-1004;中国药学杂志,2004,14(2):91-93);(3)Grignard反应(公开号:CN1994991;申请号:200610000232.2);(4)Heck反应(J Org Chem,1997,62:417-421;Tetrahedron Letters,2002,43(4):597-598);(5)Perkin反应(Tetrahedron,2003,59:3315-3321;J Org Chem,1997,62:4821-4826)。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需要严格的无水或低温操作、反应条件苛刻、工业化难度大、反应选择性不高、需要进行顺反异构化、羟基需要保护和去保护、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成本低、工艺简单的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结构式1)的制备方法,是以(溴代)羟基苯甲醛和(溴代)羟基苯乙酸为原料,利用Perkin反应构建顺式二苯乙烯骨架(系统命名法为E式),再经官能团转换及脱羧-异构化反应得到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溴代)羟基苯甲醛(结构式2)和(溴代)羟基苯乙酸(结构式3)在三乙胺催化下,于醋酐中,加热至90~150℃,反应2~12小时后,分离提纯,得到溴代二芳基丙烯酸衍生物(结构式4);其中,(溴代)羟基苯甲醛表示溴代羟基苯甲醛或羟基苯甲醛,(溴代)羟基苯乙酸表示溴代羟基苯乙酸或羟基苯乙酸;

(2)所述溴代二芳基丙烯酸衍生物在碱性环境和铜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官能团转换,使溴转变为羟基,分离提纯,得到羟基取代二芳基丙烯酸衍生物(结构式5);

(3)所述羟基取代二芳基丙烯酸衍生物在有机碱溶剂和金属Cu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脱羧及异构化反应,分离纯化,得到反式多羟基二苯乙烯。

式(1)

式(1)中,m,n,p,q=0~5,且不同时为0,可以在苯环的2~6、2′~6′位,羟基至少有一个在4或4′位。

式(2)                                     式(3)

式(2)和式(3)中,1≤m+p、n+q≤5,且p、q不同时为0,羟基可在苯环的3~5位,溴可在苯环的2~6位,羟基或溴至少有一个在4位。

式(4)                                                 式(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