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床热解制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2959.4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刚;宋国良;王东宇;高鸣;那永洁;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床热解制油 方法 | ||
1.一种输送床热解制油方法,将粒径在0~8mm的煤加 入热解室中进行热解反应,产生半焦和含焦油的热解气;热解 气从热解室上部排出,经除尘、冷凝后,分离出焦油;半焦从 热解室底部进入下返料器,一部分作为副产品经下返料器直接 排出,另一部分经下返料器送入燃烧室中燃烧,燃烧后形成的 固体热载体被与燃烧室上部相连的分离器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经热解室上方的上返料器再送入热解室,为热解反应提供热 量;其特征在于:
a)燃烧室为流化速度为6~15m/s的输送床;
b)调节从下返料器直接排出的半焦量,将热解室平均温 度控制在适合热解制油的500~650℃范围内;
c)燃烧室内的空气过量系数小于1,调节通入燃烧室的 空气量以调节半焦在燃烧室内的燃烧份额,来调节燃烧室出口 的固体热载体的温度,从而进一步调节热解室的温度;
d)当通入燃烧室的空气量无法使燃烧室达到设计流化速 度时,通入热解气和/或烟气作为补充流化气体;
e)热解室为低速流化床,流化气体为热解气和/或烟气;
f)对经分离器分离出固体热载体的烟气进行空气补燃, 将烟气中的气体可燃成分和固体可燃成分燃尽,燃烧释放的热 量回收利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床热解制油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燃烧室为流化速度为6~12m/s的输送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床热解制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燃烧室底部设有布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9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