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食品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4127.6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吕飞杰;吕小文;台建祥;李开绵;陶海腾;陈晓明;秦玉昌;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A23L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涛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食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薯食品的生产方法,特别是通过蒸煮糊化等加工组合工序,将木薯 块根制成可方便食用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薯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国家人民常见的食品,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都有大量木 薯种植。木薯营养丰富,其块根部位除含淀粉,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 质等。
但目前木薯资源价值和资源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木薯多用于制造工业酒精、淀粉 或动物饲料,较少作为人的食物,特别是不能作为直接食用的食品,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原因是如果木薯加工方法不当,难以去除木薯块根中对人有毒性的氢氰酸。
另外未加工的木薯块根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口感差,难以咀嚼,不易被消化吸收,不 易作为食品为人们所接受。
有人将木薯块根制成木薯粉,作为食品原料,与其它原料混配生产食品。
现有技术制备的木薯粉,一般都是将木薯根粉碎后,干燥而成。如固得威薯业设备厂 的木薯粉的加工工段为:清洗,粉碎,脱水,干燥。
中国专利200580018121.8《木薯的处理》公开的方法是将木薯根磨碎,加入水形成浆 液,脱除其中不希望的组分后干燥。
以上现有技术所得到的木薯粉有以下不足:
一是在制备中没有加热过程,未经蒸煮糊化所得到的木薯粉通常不能作为消费者直接 食用的方便食品,只能作为食品原料,与其它原料混配生产食品;
二是在木薯根粉碎过程中,往往将木薯细胞破碎,木薯细胞完整率低,产品不具有典 型的木薯风味;
三是未经加热过程,难以完全除去木薯中所含的氰化物。
因此,开发一种木薯食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出可直接食用、口感好、食用安全的木薯 制品,使其成为一种食用价值更高的大众方便食品,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食用方便的木薯即食食品的方法,该方法可去除木薯中 的氢氰酸和部分纤维素,提供利于消化吸收,且具有良好的木薯风味和口感以及较高营养 价值的方便食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食用的木薯全粉的生产方法,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
本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将木薯块根去除外皮后切片,将木薯片在水中预煮10-20分钟, 再用蒸汽蒸30-40分钟,至木薯片均匀软化;将蒸软的木薯片干燥后进行筛分,取≤60 目的颗粒物作为成品。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可在上述干燥步骤前,在蒸软的木薯片中加入2~4倍体 积的木薯全粉干燥成品,并混合均匀,使其更容易干燥成形。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的主要区别和优点在于:
1、生产工艺中包括将木薯块根蒸煮糊化过程,成品不含氢氰酸;
2、产品性状为≤60目的颗粒物,基本保持了木薯细胞完整性,具有木薯原有风味,可 直接食用。
3、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木薯全粉的制备(1)
1、原料选择
选择成熟新鲜的木薯块根,去除发芽、发绿、霉变的木薯。
2、清洗
去除木薯原料中杂物后,进行清洗。
3、去皮
人工削去木薯外皮,并用清水冲洗。
4、切片
去皮后的木薯经切片机切成10-20毫米的薄片。
5、预煮
木薯片在75℃的热水中预煮10-20分钟,淀粉在木薯细胞内形成凝胶,同时使酶钝 化。
6、蒸汽蒸
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LDZX-30KBS),将预煮、冷却后的薯 片在0.05MPa下用蒸汽蒸30分钟,温度100℃,木薯片均匀软化。
7、气流干燥
利用气流干燥机干燥蒸软的木薯片,至水分含量在13%-15%左右。
8、沸腾干燥
干燥温度低于90℃,干燥后的物料水分含量为10%左右。
9、筛分
干燥后的物料进入筛分机筛分,取≤60目的作为成品。
实施例2 木薯全粉的制备(2)
步骤1~6同实施例1;
7、与木薯全粉成品混合
取木薯全粉干燥成品与将蒸后的木薯片混合均匀。木薯全粉干燥成品用量是木薯片体 积的2~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葡身康保健品
- 下一篇:具第一语言输入及提示的第二语言输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