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主减速器输出轴键相位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824.9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生;张玉梅;毕建坤;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B29B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3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螺杆 挤压 机组 减速器 输出 相位 调整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主减速器中与主机螺杆连接的两个输出轴键的相位调整。
二、背景技术
目前石化、塑料行业中的双螺杆造粒机组的主减速器有两根输出轴,装配时需要进行输出轴键相位调整,目前减速器输出轴的键相位调整依靠轴与齿轮之间的销或键现场定位联接、胀紧套联接,销或键现场定位联接会给现场装配带来很多不便,如不合适需要反复的拆装,重复劳动强度大,而且调整的精度低;胀紧套联接则被联接的齿轮外径尺寸要大4-7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减速器输出轴键相位调整液压机构,方法简单,无需拆卸,调整精度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主减速器输出轴键相位调整液压机构,与长输出轴同轴联接装配有后分配级主动齿轮,后分配级主动齿轮啮合后分配级被动齿轮,后分配级被动齿轮与联接轴过盈配合联接,同轴装有前分配级主动齿轮,前分配级主动齿轮啮合短输出轴上的齿轮,后分配级被动齿轮或与其配合的联接轴上开设有连通齿轮与其联接轴接触面的油道。
所述优选后分配级被动齿轮上开设有连通齿轮与其配合的联接轴接触面的油道,油道为从齿轮外壁面到内壁面的通道。
所述油道为2-4个油道。
本发明与目前的调整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在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的减速器中采用油压使得齿轮膨胀,齿轮与联接轴之间由键或销联接变为过盈配合联接,以实现调整减速器两输出轴之间的键相位,调整后泄油,压力消失齿轮与配合联接轴又恢复过盈配合联接状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调整方案,简单易操作,而且油压通过液压机构及油管连通即可调整,方便可靠,使减速器的各部件在装配完成后不会因相位的调整而进行反复拆卸、装配,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保证装配精度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分配级被动齿轮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有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主减速器输出轴键相位调整液压机构,减速器有两根与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主机的两螺杆相联接的输出轴,即长输出轴6和短输出轴7,两输出轴的键之间要保持一定的位置关系,即相位,才能保证机组的正常工作,长输出轴6同轴装配有后分配级主动齿轮3,后分配级主动齿轮3啮合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和后分配级被动齿轮2,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2分别与各自配合联接轴4、5过盈配合联接,联接轴4、5分别同轴装有前分配级主动齿轮8、9,前分配级主动齿轮8、9同时啮合短输出轴7上的齿轮,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2上开设有3个连通齿轮与其配合联接轴接触面的油道10(如图2所示)。油道10也可以开设在与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2配合的联接轴4、5上,油道连通齿轮与联接轴接触面。
本发明也适用于单级啮合或多级啮合齿轮系统。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两根输出轴的键相位调整时,首先将长输出轴6、短输出轴7按两根输出轴的键相位按要求固定,通过液压设备分别向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和2的油道或与其配合的联接轴4和5的油道内注入高压油,高压油沿油道进入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与联接轴4之间的配合接触面,以及后分配级被动齿轮2与联接轴5之间的配合接触面,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和2的内孔膨胀,使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与联接轴4之间的过盈配合、后分配级被动齿轮2与联接轴5之间的过盈配合消失,此时分别转动和轴向移动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后分配级被动齿轮2,使其与后分配级主动齿轮3正确啮合,然后控制液压系统撤除高压油,后分配级被动齿轮1与联接轴4之间,以及后分配级被动齿轮2与联接轴5之间的联接恢复到过盈配合联接,相位调整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