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海参溶菌酶的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重组海参溶菌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9784.X 申请日: 2008-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1423840A 公开(公告)日: 2009-05-06
发明(设计)人: 丛丽娜;朱蓓薇;王秀霞;谷跃峰;杨冠科;郝明;董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56 分类号: C12N15/56;C12N15/81;C12N9/36;C12N1/19;C12R1/84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毕 进
地址: 116034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组 海参 溶菌酶 生产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组海参溶菌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如SEQ ID NO.1 所示的海参溶菌酶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所形 成的重组质粒转化到毕赤酵母SMD1168中,经甲醇诱导表达,然后经阳离子交 换树脂层析柱纯化后得到重组溶菌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获取海参溶菌酶基因,包括从海参肠组织中提取总RNA,并通过反转录 扩增海参溶菌酶的cDNA保守区域、扩增海参溶菌酶基因cDNA片段5′末端及 3′末端的步骤,其中:

扩增海参溶菌酶的cDNA保守区域的反转录过程所使用的简并引物为:

HS1-1       5′-ATGGA(CT)GT(GC)GG(CAT)TC(AT)CT(AG)TCGTGTG-3′

HS1-2       5′-GCCGTTGTG(TAG)ATACGGGCAAA(AG)TC-3′

扩增海参溶菌酶基因cDNA片段5′末端,所使用的带磷酸标记的反转录引 物RT-Primer和两对巢式PCR引物序列如下:

RT-Primer   5′--(P)TACGGGCAAAATCC--3′

HS1-S1      5′--ACCTTTGACTGCGGTGAAC--3′

HS1-S2      5′--GCAACCTATGCCCGTCTA--3′

HS1-A1      5′--CCATCCAGACTACCTCCCTT--3′

HS1-A2      5′--GCATCCTGCCAGTAGCCT--3′

扩增海参溶菌酶基因cDNA 3′末端,所使用的引物为:

HS1-GSP 1′ 5′--GGATGTGGGTTCTCTATCGTGTG--3′

HS1-GSP2    5′--TAGGCTGAAGGGAGGTAGTCTGG--3′

②重组质粒的构建:通过PCR、酶切将步骤①获得的如SEQ ID NO.1所示 的溶菌酶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中,其中PCR使用特异性引物HS1-7 和HS1-8,引物两端分别引入EcoR I和Not I限制性酶切位点:

HS 1-7     5’----GCAGAATTCATGCAAGTTCCTTCTGATTGC----3’

HS 1-8     5’----AAGTTTGCGGCCGCTCAGTTGTTGCTCAT----3’

PCR循环参数为:50℃ 30min,94℃ 2min;94℃ 30s,40℃ 30s,72℃ 1.5min,5个循环;94℃ 30s,55℃ 30s,72℃ 1.5min,3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min;

回收PCR扩增产物,用EcoR I和Not I酶切,然后与经同样酶酶切的酵母 表达载体pPIC9K相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③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重组菌株的筛选:将重组质粒DNA用Bgl II酶解, 用电击法将质粒DNA转化至酵母菌SMD1168中,并涂布于MD固体培养板上, 30℃培养2~3天;将长出的菌落转至含有4mg/ml G418的YPD固体培养基上 进行进一步筛选,将选出的高拷贝转化菌株接种至混有溶壁微球菌的BMMY固 体培养基中,30℃培养6~7天,观察不同菌株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高活性的重组菌株;

④重组菌株的甲醇诱导表达及重组溶菌酶的纯化:将步骤③筛选得到的重 组毕赤酵母SMD1168先在BMGY液体培养基中,30℃摇瓶培养,250转/分钟; 当OD值达到9.0±0.5时,更换培养基,用原培养物10%体积的BMMY培养基, 继续培养;每24h添加甲醇,保持甲醇浓度0.5%(v/v),4天后结束培养,离 心收集培养液上清;将该培养液上清透析去离子,再经过CM-Sephrose FF阳离 子交换树脂层析柱,用0.05M pH8.0 Tris-HCl连续洗脱,留取活性峰液,再透 析去离子,然后将透析过的洗脱液在冻干机上冻干,得到重组溶菌酶干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7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