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酮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428.5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蓉涛;罗国军;邓旭明;慈鑫鑫;罗永明;李洪梅;李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A61K31/352;A61K36/29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酮 醇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黄酮醇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酮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干燥淫羊藿全草粉碎后,按淫羊藿∶丙酮水溶液=1∶2~4的质量/体积比, 即kg/L,将淫羊藿放入浓度为75%的丙酮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15~30小时后,得 提取液,如此重复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
B、将上述A步骤所得提取液减压蒸馏至无丙酮味后,按提取液∶石油醚=1∶1 的体积比,于室温下,用石油醚对提取液进行2~3次的萃取,回收石油醚后,得萃取 液;
C、按萃取液∶乙酸乙酯=1∶1的体积比,于室温下,用乙酸乙酯对上述B步骤 的萃取液进行2~3次的萃取,回收后得乙酸乙酯浸膏;
D、将上述C步骤的乙酸乙酯浸膏上硅胶柱进行层析分离,用氯仿∶甲醇=40~0∶1 的体积比的混合物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除去杂质后,得粗分离物;
E、对上述D步骤的粗分离物进行与步骤D相同的硅胶层析和洗脱2~5次,除去 杂质后,得精分离物;
F、将E步骤所得精分离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分析后,用ZORBAX SB-C18柱 半制备分离后得黄酮醇化合物。
3.用于抗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和药学上 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4.权利要求1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4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