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大环内脂类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3435.5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刚;杨佩文;文孟良;李家瑞;赵江源;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3/00;C12P17/18;C07D493/08;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作物 真菌 病害 内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农用抗生素制备工 艺和用途。
背景技术
当前,人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化学农药的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成功率越来 越低。经过几十年的筛选,几乎已遍及了人们可想象的化学结构。为此,世界工业发达国家 及各大农药公司纷纷寻找新的开发点,同时也为了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 入了回归自然的时代,即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可开发的农药或先导化合物。由于天然产物在分 子大小与性质等方面已经过长期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进化选择,因而具有良好的类药性; 另外,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天然产物具备一种特别的优势:环境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如 何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农药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已成为当今农药开发的主题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生物合成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极其复杂和多样化,它 们不仅以独特的作用机理作用于靶标生物,而且具有内在的生物可降解性,低残留的明显优 势,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对非靶标生物的副作用较小。因此可以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 物中开发出高效的杀菌剂,以克服由许多老品种化学合成杀菌剂引致的抗性和污染问题。目 前国内外已成功开发出各种微生物源的农用杀菌剂,例如灭瘟素S,春雷霉素,多抗霉素, 有效霉素、米多霉素、硝吡咯菌素和嗜球果伞素等,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另外,微生物 源的抗真菌物质还可以作为合成高活性类似物的先导化合物,例如分别以硝吡咯菌素及嗜球 果伞素作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出活性更高的拌种咯和氟咯菌腈,以及嘧菌酯和甲基醚菌酯, 并且都已成功上市。近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化合物从各种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 如gopalamicin和thiobutacin等,可用于防治某些作物病害。另外,持续增长的天然化合物数 量表明,自然界中多样性的巨大潜力还远未发掘完。
放线菌是各种抗生素的最丰产微生物,它产生如氨基糖苷、蒽环、糖肽、β-内酰胺、大 环内酯、核苷、肽、多烯和聚醚等作用机理独特与结构多样化的抗生素,其产生的抗生素占 天然抗生素的75%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链霉菌产生的新抗生素在数量和结构多样性方 面均超过放线菌的其它属,特别是在农业上使用的抗生素中,约60%分离自链霉菌,表明链 霉菌拥有更强的新抗生素合成能力。本发明就是在此背景下创制的。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阿扎霉素F3、阿扎霉素F4和尼菲霉素组合物 的杀真菌农用抗生素,命名为WYLZ-1349,并提供一种从链霉菌属的微生物中发酵、分离、 提取阿扎霉素F3、阿扎霉素F4和尼菲霉素组合物,再添加适当的稳定剂和助剂制备成杀真 菌农用抗生素产品的方法,以及利用该产品进行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应用,从而开发出一种 稳定性好、高效、安全低毒的新农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涂层及涂覆该生物涂层的牙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