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粮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6668.0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162 | 分类号: | A23L1/162;A23L1/217;A23L1/20;A21D2/3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2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粮 方便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方便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杂粮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作为现有技术,方便面是以单一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经混合、压延、切条、切断、蒸煮、高温油炸、冷却、包装加工而成。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经过压延成型、高温油炸。但是,高温油炸导致方便面成品的营养损失,特别是类胡罗素,维生素等营养保健成分损失严重,油炸还会导致产品脂肪酸败,长期食用影响健康,而且产品保存期受影响。
杂粮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生物黄酮、活性多糖、胡萝卜素、花青素等保健成分,但是,杂粮由于缺乏面筋,无法用压延工艺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杂粮方便面。
基于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采用二次挤压成型方法,提供一种挤压非油炸杂粮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非油炸杂粮方便面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杂粮方便面,由15%~40%的杂粮粉,57%~84%的小麦粉和1%~3%的食品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加工而成。所述杂粮粉,是由玉米粉、荞麦粉、燕麦粉、黑麦粉、大麦粉、绿豆粉、豌豆粉、蚕豆粉、红豆粉、芸豆粉、大豆粉、甘薯全粉、马铃薯全粉、山药全粉、黑米粉、红米粉、高梁粉、粟米粉中的一种或二种组合而成。
所述杂粮方便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混合:将15%~40%的杂粮粉,57%~84%的小麦粉和1%~3%的食品添加剂,混合均匀;
(2)一次挤压:控制压力6Mpa~9Mpa、温度60℃~80℃,根据需要添加适量水,经过一次挤压,使混合料实现预糊化;
(3)二次挤压:控制压力10Mpa~15Mpa,温度90℃~120℃;一次挤压混合料再进行二次挤压,使之进一步熟化;
(4)成型:通过金属模板成型,得到圆形或扁形面条,再加工成波纹状或圆盘状面块;
(5)干燥:先微波加热处理,时间为30秒~60秒,再经60℃~90℃的热风快速干燥、冷却;
(6)包装:搭配调料包,包装成袋装或杯装或碗装方便面。
所述食品添加剂是指增筋剂、单甘酯和复合磷酸盐。增筋剂由魔芋胶、卡拉胶和瓜尔豆胶等组成。
经过二次挤压成型的杂粮方便面,熟化充分,口感筋道、滑爽,克服了杂粮无面筋难以成型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
2.所制备的杂粮方便面,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生物黄酮、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Fe、Zn、Se等,产品更富有营养,因为不需油炸,产品保存期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1)原料混合:称取燕麦粉15kg,小麦粉84kg、增筋剂0.9kg、单甘酯0.09kg、复合磷酸盐0.01kg,混合均匀;
(2)一次挤压:根据需要添加34kg水,控制压力6Mpa,温度80℃,经过一次挤压,使混合料实现预糊化;
(3)二次挤压:控制压力10Mpa,温度120℃;一次挤压混合料再经过二次挤压,使之完成熟化;
(4)成型:通过金属模板成型,得到圆形面条,再加工成波纹状面块;
(5)干燥:先微波加热处理,时间为30秒,再经90℃的热风快速干燥、冷却;
(6)包装:搭配调料包,包装袋杂粮方便面。
实施例二:
(1)原料混合:称取玉米粉25kg,大豆粉8kg、甘薯全粉7kg、小麦粉57kg、增筋剂1.8kg、单甘酯1.0kg、复合磷酸盐0.2kg,混合均匀;
(2)一次挤压:根据需要添加28kg水,控制压力9Mpa,温度60℃,经过一次挤压,使混合料预糊化;
(3)二次挤压:,控制压力15Mpa,温度90℃;进行二次挤压;
(4)成型:通过金属模板成型,得到扁形面条,再加工成波纹状面块;
(5)干燥:先微波加热处理,时间为90秒,再经60℃的热风快速干燥、冷却;
(6)包装:搭配调料包,包装成碗装杂粮方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业学院,未经武汉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关门器结构
- 下一篇:人工培育生态屋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