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用红曲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452.8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惠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20;C12N1/14;C12N1/16;A23K1/16;A23K1/14;C12R1/66;C12R1/04;C12R1/645;C12R1/2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曲 微生物 制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化学药物(如抗生素、激素、 化学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给养殖业带来的禽畜产品农药残留、交叉耐药性 等严重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不少国家已明令禁止饲料中使用抗 生素添加剂。在世界肉类贸易中,许多国家都把药物残留作为首要控制指标。 我国是个畜牧大国,严重药物残留,不仅对人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并成为我 国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解决药残问题,加快替代抗生素的新型饲料添加 剂开发,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而用微生物技术可以生产生物饲料、生物农 药和生物肥料等,技术领域宽广,市场前景广阔。在养殖业上,微生物制剂已 开始逐步替代化学抗生素,并受到高度重视。所以,“伟大的抗生素时代后,必 将是更加辉煌的微生物制剂时代。”
红曲(Ang-kak)是药食同源的中华瑰宝,《本草纲目》、《开工天物》和《中 药大辞典》都有记载并推举为“盖奇药也”。现代保健品、药品,诸如成都地 奥的“脂必妥”、成都大华爱康公司的“双红爽”、北大维信公司的“降压灵” 等,其主要成份就是红曲的功能性活性物质莫那可林、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 等。生产红曲的菌种红曲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糖 化酶、蛋白酶、半乳糖酶、果胶酶、酯化酶等)及其降解产物葡萄糖、多钛、 氨基酸、醇和酯类香味物质,以及几丁质酶、红曲色素等。红曲中的莫那可林 (Monacolin-K、L、X、J、D、A)一类活性物质等,抗炎、防腐性能好,“世间 鱼肉最朽腐物,薄旋涂抹红曲,能固其于炎暑之中,经历十日,蝇不敢近,色 味不离初”(《开工天物》);红曲对腐败菌和致病菌诸如蜡状芽孢杆菌、荧光假 单孢杆菌、变形杆菌、霉状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鸡白痢杆菌、猪痢疾 蛇形螺旋体、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治 赤白痢”(《本草纲目》),改善胃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痛、腹泻,是胃肠道 失衡的调节剂;红曲中还有核酸、麦角固醇(维生素D前体,促进钙、磷吸收)、 不饱和脂肪酸、低聚糖、果胶、皂角苷、红曲类黄酮、超氧化岐化酶(SOD)和其 他二级代谢活性物质,对呼吸道和胞体所感染的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有免 疫调节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饲用红曲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 以充分利用红曲和其他有益菌类的良好功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饲用红曲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所述的方法 是,
a、分别对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曲霉菌进行培养,
对光合菌进行培养时,培养液由下列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麸皮4~6%, NH4Cl 0.08~0.12%,NaHCO3 0.08~0.12%,K2HPO4 0.01~0.03%,CH3COONa 0.1~ 0.5%,MgSO4 0.01~0.03%,NaCl 0.05~0.15%,其余为蒸馏水,对上述培养液 进行蒸汽灭菌,灭菌后接入深红红螺菌和纤细红螺菌,在25~28℃温度下,嫌 气培养3~5天,得光合菌培养成液;
对乳酸菌进行培养时,培养液由下列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葡萄糖0.4~ 0.6%,乳糖0.2~0.3%,蛋白胨0.2~0.3%,酵母膏0.2~0.3%,NaCl 0.2~0.3%, 其余为蒸馏水,对上述培养液进行蒸汽灭菌,灭菌后接入粪链球菌和乳酸乳杆 菌,在25~28℃温度下,嫌气培养3~5天,得乳酸菌培养成液;
在对酵母菌进行培养时,培养液由下列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废糖蜜10~ 12%,(NH4)2SO40.4~0.6%,MgSO4 0.08~0.12%,其余为蒸馏水,对上述培养 液进行蒸汽灭菌,灭菌后接入产脘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在25~28℃温度下, 好气培养3~5天,得酵母菌培养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惠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惠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