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纵横平移式立体车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602.5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强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纵横 平移 立体车库 | ||
1.一种纵横升降平移车位,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升降纵横平移式立体车库包括多层结构的框架,设置在框架和地面上的纵横平移导轨,底层纵横平移导轨上设置有可以沿导轨移动的载车板,上层纵向移动导轨上设置有可以沿导轨移动的前后移动提升机及通过吊索连接在载车板提升框架和横向移动载车板,框架上除顶层以外的每一层都有一空闲的载车板位置,作为上层载车板下降的通道,提升机上安装有四个长度和直径都相等的提升滚筒,四个滚筒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每个滚筒牵引一根钢丝,钢丝直接与载车板连接,传动轴上设置有锁止销,锁止销与其控制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纵横升降平移车位,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可由驾驶员独立控制,也可管理人员集中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纵横升降平移车位,其特征在于:本车库所有车辆的进出车都在中间的过道上。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纵横升降平移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使载车板左右移动的动力装置、可使载车板前后移动的动力装置、可使载车板上下升降的动力装置、可使前后移动提升机的动力装置为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纵横升降平移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锁定系统、控制主板、遥控系统中的至少一种或组合使用。
6.本发明所述的纵横升降平移式立体车库的出入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停车库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时:
A)将除顶层以外的所有的车位排列一个顺序,作为初始位置;B)如有汽车入库按如下步骤进行
B1)如需进入A或E单元,先将A或E单元的载车板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载车板平移进入车位即可;
B2)如需进入F或H单元,如进入H II 2,E I和E II都向前平移一个载车板的位置,H II 2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B3)如需进入C单元,如进入C I,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进入C II,G2I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C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B4)如需进入B、D单元,如进入D I,DI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进入DII,H2I和E 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D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B5)如需进入G单元,G单元最下面一层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果G单元有N多层,除最下面一层与三层时方法一样外,其他层的进车方法为:如进入G3II,G2II和G2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C3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二)停车库为2层时:
C)将除顶层以外的所有的车位排列一个顺序,作为初始位置;D)如有车入库按如下步骤进行:
D1)如需进入A或E单元,先将A或E单元的载车板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载车板平移进入车位即可;
D2)如需进入B、D单元,如进入D I,D I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进入DII,H2I和E 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D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D3)如需进入C单元,,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入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
如有车出库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停车库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时:
E)如有汽车出库按如下步骤进行
E1)如需出A或E单元的车辆,先将A或E单元的载车板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载车板平移进入车位即可;
E2)如需F或H单元的车辆,如出H II 2的车辆,E I和E II都向前平移一个载车板的位置,HII2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E3)如需出C单元的车辆,如出C I的车辆,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出C II的车辆,G2I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C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E4)如需出B、D单元的车辆,如出D I的车辆,D I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出D II的车辆,H2I和E 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D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E5)如需出G单元的车辆,G单元最下面一层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果G单元有N多层,除最下面一层与三层时方法一样外,其他层的出车方法为:如出G3II的车辆,G2II和G2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C3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二)停车库为2层时:
E)如有汽车出库按如下步骤进行
E1)如需出A或E单元的车辆,先将A或E单元的载车板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载车板平移进入车位即可;
E2)如需出B、D单元的车辆,如出D I的车辆,D I的载车板向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将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平移进去,再将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如出DII的车辆,H2I和E I向前移动一个载车板的位置,D II的载车板垂直下降至地面,然后平移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再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最后将其他载车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E3)如需出C单元的车辆,,载车板直接下降至过道,车辆驶出载车板后,载车板垂直升高到原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强,未经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6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