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高式地铁屏蔽门立柱及其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1347.X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B61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高式 地铁 屏蔽门 立柱 及其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便、可多方位便捷调整间隙的全高式地铁屏蔽门立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轻轨及地铁在各大城市的普及应用,地铁屏蔽门及安全门系统也逐步得到广泛 应用。地铁屏蔽门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要起到隔离作用,因此其主要受力构件就必须有足 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安全要求。
作为屏蔽门系统主要受力构件的钢立柱一般通过上下部连接件与土建结构相连,钢立柱 的安装精度远远高于土建结构的施工精度。因此,地铁屏蔽门钢立柱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式 不光影响施工,同时也影响到地铁屏蔽门的使用。目前使用的钢立柱安装结构在地铁屏蔽门 的施工时不够方便,在地铁屏蔽门使用过程中,适应土建结构的变化(如土建结构沉降)也 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高式地铁屏蔽门立柱系统,使得地铁屏蔽门 的施工更加方便、地铁屏蔽门在使用过程中能很好的适应土建结构的变化(如土建结构沉 降)。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全高式地铁屏蔽门立柱系统,其包括立柱、立柱的上 部支撑系统和立柱的下部支撑系统。下部支撑系统包括:门槛、设于该门槛上表面的与立柱 下端连接的连接块、设于该门槛及其下方土建结构之间的支座组件,该支座组件包括可相互 竖直措动连接的上、下支座,上支座通过绝缘件与门槛下表面形成平行路轨的横向滑动连接, 下支座通过第一滑动机构与土建结构形成平行路轨的横向滑动连接,下支座还可以作垂直路 轨方向的纵向移动。上部支撑系统包括:通过第二滑动机构与顶部土建结构形成平行路轨的 横向滑动连接的上部支架、与该上部支架连接的可作所述纵向移动的连接件,一可伸缩的绝 缘连杆组件分别与该连接件及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
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平行路轨横向设于土建结构中的至少一 条槽形滑道、T形螺栓,该T形螺栓的螺栓头嵌入于槽形滑道的槽内、而螺栓杆穿过纵向设 于所述下支座的底板上的长孔与下支座连接。
所述的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平行路轨横向设于土建结构中的至少一条槽形滑道、T形螺 栓,该T形螺栓的螺栓头嵌入于槽形滑道的槽内、而螺栓杆穿过竖直设于所述上部支架的 竖直底板上的长孔与上部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水平板开有垂直路轨的纵向长孔,并 通过该纵向长孔与上部支架的水平板螺栓连接。
所述门槛的下表面设有平行路轨的至少一条槽形滑道,该槽形滑道中设有带有螺孔的滑 块,所述的绝缘件为绝缘垫圈,所述上支座的底板通过绝缘垫圈与槽形滑道中的滑块螺栓连 接在一起。
所述的绝缘连杆组件包括: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铰接的连接耳板、设于第 一转轴、连接耳板及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圈;与所述立柱上端连接的立柱连接耳板、过第二转 轴与立柱连接耳板铰接的连杆头,一螺纹连杆的一头与连接耳板连接而另一头与连杆头螺纹 连接,该螺纹连杆上设有两个限位螺母,并在杆体上设有一扁方轴段。
本发明由上部支撑系统、立柱、下部支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上部支撑系统和下部支撑 系统均通过预埋的槽型滑道与土建结构连接。下部支撑系统为主受力结构,同时承受垂直方 向和水平方向的力,上部支撑系统只承受水平方向的力。立柱与下部支撑系统通过插接连接, 与上部支撑系统通过铰接连接。在安装过程能实现三维的调节,以实现对土建结构变形或安 装误差的调节,使用时能吸收土建沉降的变形误差,是一种新型的既满足地铁屏蔽门安装工 艺、又能很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垂直路轨朝向站台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门芯板
- 下一篇:椰炭纤维与多组分纤维混纺交织舒适性针织物及织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