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6-二氯-5-氟嘧啶化合物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2670.9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符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爱清 |
主分类号: | C07D239/30 | 分类号: | C07D239/3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4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 化合物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嘧啶结构的化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4,6-二氯-5-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在上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等农药越来越受到广泛使用。
4,6-二氯-5-氟嘧啶是合成德国拜耳公司研究开发的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该除草剂在全世界销量正逐年增加,因此,其合成所需原料4,6-二氯-5-氟嘧啶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年需求量近100吨。对其进行合成研究,并开发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绿色工艺新工艺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H.魏因特里特等在专利文献中报道的4,6-二氯-5-氟嘧啶合成路线是使用氟代丙二酸二乙酯与甲酰胺进行环合形成4,6-二羟基-5-氟嘧啶,然而用三氯氧磷或用其在氯气与光气的存在下进行氯代合成4,6-二氯-5-氟嘧啶(见T.塞茨、U.斯特尔策、P.沃尔夫鲁姆、K.斯藤策尔,CN 1250442;T.格勒尔、H.魏因特里特,CN 1659149;H.魏因特里特、R.兰茨施,CN 1285349)。
然而在上述专利报道的合成方法中存在三氯氧磷等使用量大、使用 毒性较大的氯气和光气等气体,操作不易进行、三废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产物收率高的4,6-二氯-5-氟嘧啶化合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4,6-二氯-5-氟嘧啶化合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以2-氟代丙酸二乙酯和醋酸甲脒化合物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环合制得4,6-二羟基-5-氟嘧啶;
(2)4,6-二羟基-5-氟嘧啶、溶剂、氯化剂,在叔胺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4,6-二氯-5-氟嘧啶。
所述的4,6-二氯-5-氟嘧啶化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以2-氟代丙酸二乙酯和醋酸甲脒化合物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环合制备4,6-二羟基-5-氟嘧啶,回流反应0.5~40小时,得到清澈、透明的均相溶液;回流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甲醇,残留物加水,用浓盐酸调pH至3~4,析出固体4,6-二羟基-5-氟嘧啶;
(2)在4,6-二羟基-5-氟嘧啶、溶剂、氯化剂体系中,室温下加入叔胺催化剂,加毕,保温回流反应6小时,回流完毕,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搅拌分层,分出溶剂层,溶剂层依次用碳酸氢钠和水洗涤,分去水层,溶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溶剂,然后进行蒸馏,得4,6-二氯-5-氟嘧啶。
步骤(1)中的2-氟代丙酸二乙酯、醋酸甲脒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 1∶1~50∶1~50。
叔胺催化剂为三甲胺、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碳烯、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是上述叔胺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甲烷磺酸、苯磺酸、马来酸、草酸或丁二酸形成的盐。
叔胺催化剂与4,6-二羟基-5-氟嘧啶的摩尔比为0.01~10∶1。
溶剂为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烯。
氯化剂为二氯亚砜、硫酰氯、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或五氯化磷。
叔胺催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溶剂为甲苯,氯化剂为三氯氧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制备4,6-二氯5-氟嘧啶的工业方法,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2)反应时间短,收率高;
(3)反应过程在常压下进行,操作简便;
(5)产物收率和纯度都较高,收率80%以上,纯度达97%以上;
(6)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廉,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爱清,未经符爱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2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量程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臭氧氧化合成乙醛酸一水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