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7075.4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若加;谭志辉;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2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源漏击穿电压(BVds)是指栅源电压Vgs一定时,PMOS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漏源电压,即PMOS的极限工作电压。一旦工作电压超过BVds就可能引起PMOS的损坏,因此BVds对PMOS管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电性参数,PMOS可以达到的BVds越高,则该PMOS管的性能越好。
BVds的高低与PMOS的制作工艺相关,传统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N阱注入、PMOS的阈值电压(简称VTP)注入、栅极制作以及源漏注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利用传统制造工艺得到的PMOS的BVds相对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击穿,从而引起PMOS的损坏,因此,如何提高PMOS的BVds,是目前业界普通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法,用以提高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击穿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硅片进行磷离子注入以及砷离子注入,形成N阱;
对所述形成N阱后的硅片进行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阈值电压VTP注入;
对经过所述VTP注入的硅片进行栅极制作;
对经过所述栅极制作的硅片进行源漏注入。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PMOS的过程中,通过两次N阱注入,即第一次注入N型离子中的磷离子,第二次注入N型离子中比磷离子原子量大一倍多的砷离子,由于砷离子的原子量较磷离子的原子量大很多,因此,注入砷离子的深度小并且不宜扩散,多集中在硅片的表层,从而使得硅片表层的离子浓度与传统工艺制作出的PMOS表层的离子浓度相比大很多,进而大大提高了源漏击穿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PMOS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硅片进行第一次N阱注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2所示硅片注入砷离子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3所示硅片进行VTP注入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4所示硅片生长栅极氧化层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5所示硅片生长多晶硅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6所示硅片进行栅极光刻及刻蚀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图7所示硅片进行源漏注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击穿电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作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对PMOS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阱注入的过程对PMOS的源漏击穿电压BVds有着关键影响,因为阱注入过程直接关系着PMOS沟道表面的离子浓度,一般沟道表面的离子浓度越低,随着施加的栅电压Vg的增大,PMOS沟道表面的载流子空穴减小的越快,相应地,电子积累的越快,这样沟道表面越容易形成反型,从而使得BVds相对较低。因此,增加PMOS沟道表面的离子浓度是提高PMOS的BVds的一个有效手段。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总结出的上述规律,对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两次N阱注入调节PMOS表面的离子浓度,并且第二次N阱注入时选用的离子也与第一次N阱注入时选用的离子有所不同。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初始材料片为P型硅衬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次N阱注入。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使用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台对硅片进行N型离子例如磷离子的注入,注入的磷离子剂量为1.1E13ion/cm^2(该值为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注入能量为160Kev(该值是根据注入的离子类型以及注入剂量确定的)。
步骤102、第二次N阱注入。
该步骤的注入方法与步骤101的注入方法一致,也是使用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台对硅片进行N型离子注入,但该步骤选用的N型离子为砷离子,注入的砷离子剂量为3E11ion/cm^2(该值为通过实验得到的经验值),注入能量为70Kev(该值是根据注入的离子类型以及注入剂量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7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