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761.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高;万里;杨金东;万思军;张新稳;崔世彬;胡基火;杨涛;韩天;万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7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营运 调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公交营运调度方法大都采用手工进行,例如人工进行签点,人工进行营运任务的下发等等。
这样一来,便使得公交运营调度工作变得非常复杂,由于需要人工干预较多,因而容易出错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公交营运调度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包括:
后台调度系统向公交车下发营运发车任务;
所述公交车上的车载终端接收到该发车任务后通过其显示屏显示;
所述公交车的驾驶人员依据所述显示的发车任务进行运营。
其中,所述车载终端通过GPS位置信息检测到所述公交车离开起始站或到达终点站后,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当前运营状态;
并且,所述车载终端通过与后台调度系统的通讯确定该公交车驾驶员是否下班,若是则通过所述显示屏显示以提示所述驾驶员。
其中,若所述显示的运营状态有错误,则所述车载终端接收外部运营状态更新信号并重新显示正确的运营状态。
其中,所述显示屏显示下班提示后,所述驾驶员通过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后台调度系统发送下班信号。
其中,若所述公交车有非营运请求,则通过所述车载终端向后台调度系统发送非营运请求信号,得到所述后台调度系统的确认后,所述公交车进行所述非营运。
其中,所述发车任务至少包括发车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运营状态包括本车次的上下行状态及停靠主副站状态。
其中,所述发车任务不包含发车时间,所述公交车驾驶员自行发车,并在到达主副站后向调度室签点确定车次。
其中,当所述公交车营运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车载终端向后台调度系统发出维修请求,经所述后台调度系统确认后,设置运营状态为维修行车状态。
其中,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的信息均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后台调度系统进行汇总。
本发明中,由于采用车载终端接收营运发车任务,并且通过车载终端显示运营状态及显示驾驶员下班消息,从而实现了发车自动化管理、车辆状态自动监控,可以做到现场无调度值守,在中心统一管理,使得公交营运的调度工作变得简单高效。并且,后台调度系统可以通过与所述车载终端的通讯交互实时实现对公交车营运和非营运信息的采集和调度,节省人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所基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本发明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发明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所基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车载终端一21、车载终端二22、车载终端三23及后台调度系统20。
其中,车载终端一、二、三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所述后台调度系统20进行交互。例如,通过GPRS或CDMA方式等。
所述车载终端一、二、三分别对应配备于相应的公交车上,其包括显示屏,用来显示所述后台调度系统20所下发的营运发车任务及运营状态等。
所述后台调度系统20用于产生营运任务并将该任务通过无线网络下发给各个车载终端。并且,通过与所述车载终端的交互实现对相应的公交车的实时调度。
参考图2,图示了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本发明一种公交营运调度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后台调度系统下发营运发车任务。
即,后台调度系统接收已经生成的营运发车任务,并将该任务对应发送给相应的公交车上的车载终端。
所述营运发车任务中至少包括发车时间信息。
步骤S12,公交车车载终端接收该任务并通过其显示屏显示。
所述车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到来自所述后台调度中心的营运发车任务后,便通过其显示屏显示,从而供驾驶员查看以提起其进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13,按照所述营运发车任务运营。
即,驾驶员看到所述显示屏显示的营运发车任务后,根据其提示运营。
步骤S14,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