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厚朴酚系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0625.4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娟;魏于全;罗有福;徐咏斌;胡佳;师键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7/57 | 分类号: | C07C47/57;C07C45/30;C07C39/21;C07C37/11;C07C251/48;C07C249/08;C07C255/41;C07C253/30;C07D311/04;C07D261/20;A61K31/05;A61K31/11;A61K31/42;A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朴 系列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 和厚朴酚衍生物3`,5-二烯丙基-2,4`-二羟基联苯-3-醛,其结构如式Ia:
2. 和厚朴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3`,5-二烯丙基-2,4`-二羟基联苯-3-醛为中间体,与胺类化合物经醛氨缩合反应制得,其结构如通式II:
R1为H、卤素、羟基、氰基、硝基、胺基、烃基、卤代烃基、氰烷基、羧烷基、烯丙基、酰胺基、烷酰基、烷氧基、硫醇基、脂环基、苯基或杂环基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1为羟基、环己烷基、苯基、2-氨基-乙基或正己烷基。
4.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以氯仿为溶剂,和厚朴酚和氢氧化钠于55~65℃反应1~3h;
2)将步骤1)反应液pH值调到6~7,氯仿萃取后合并有机相减压蒸馏,蒸馏残余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即得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Ia:3`,5-二烯丙基-2,4`-二羟基联苯-3-醛,以及Ib:3`,5-二烯丙基-2,4`-二羟基联苯-5`-醛和Ic:3`,5-二烯丙基-2,4`-二羟基联苯-3,5`-二醛;
高速逆流色谱固定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7~1∶0.2,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1∶0.7~1∶0.2;
5. 权利要求2的和厚朴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Ia与胺类化合物加热反应1~3h,反应产物加水并过滤得到和厚朴酚衍生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和厚朴酚衍生物Ia与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0,反应温度20~3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化合物为氨水、羟胺、卤代伯胺、氰基取代伯胺、硝基取代伯胺、肼、烃基取代伯胺、卤代烃基取代伯胺、氰烷基取代伯胺、羧烷基取代伯胺、烯丙基取代伯胺、酰胺取代伯胺、烷酰基取代伯胺、烷氧基取代伯胺、硫醇基取代伯胺、脂环基取代伯胺、芳香族伯胺或杂环基取代伯胺中的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化合物为羟胺、脂环基取代伯胺、芳香族伯胺、肼、氨烷基取代伯胺或烃基取代伯胺中的一种。
9. 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3所述的和厚朴酚衍生物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剂型需要的赋型剂。
10. 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6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