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666.5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思乡;刘妍;刘飞虎;王继华;刘武林;赵宁;张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4/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合 杂交 植株 培育 方法 | ||
1.一种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子房和花药的离体培养:将百合切花材料插入水中,采开花前1~2天的花蕾,分离花蕾中成熟但尚未开放的花苞,灭菌后剥去花瓣,将子房和花药分别接入MS培养基+0.02mg/l萘乙酸的培养基中培养;
(2)离体授粉:4~7天后,将母本的子房切掉1~2mm,直接授粉于子房的切断面上,将授粉后的子房置于MS培养基+0.02mg/l萘乙酸的培养基中培养;
(3)胚培养:45~50天后,取出膨大而变黄的子房,剥出胚珠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0~120天后将胚珠中的胚剥取,接种至MS培养基+0.02mg/l萘乙酸的培养基中,7~10天后即得杂交植株;其中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含6%蔗糖、0.01~0.05mg/l萘乙酸、7g/l琼脂,PH值为5.8;
其中,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母本为L型百合,父本为OT型或O型百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授粉后的子房的培养条件为25℃、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12小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将百合切花材料插入水中,采开花前1~2天的花蕾,分离花蕾中成熟但尚未开放的花苞,置于75%酒精中浸泡1~2分钟,取出,无菌水清洗3次,0.1%HgCl2消毒4~6分钟,无菌水再清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份,剥去花瓣,将子房和花药分别接入MS培养基+0.02mg/l萘乙酸的培养基中培养。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为:45~50天后,取出膨大而变黄的子房,剥出胚珠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在25℃下暗培养21天,然后25℃、1500lux白炽灯条件下全天光照培养21天,此后晚上八点打开白炽灯、早上八点关闭进行培养,100~120天后将胚珠中的胚剥取,接种至MS培养基+0.02mg/l萘乙酸的培养基中培养,7~10天后即得杂交植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百合为新铁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T型百合为黄色风暴。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远源百合杂交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百合为蒂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6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抗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图像接收介质和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