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1544.X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8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让·施米特;贝尔纳德·考文贝赫斯;居伊·容克;克里斯蒂安·伦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卢***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体 微粒 喷射 系统 | ||
1.一种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包括:
传送料斗,位于上游位置;
流化装置,用于在所述传送料斗的出口处流化所述固体微粒;
气动传送管线,被连接至所述流化装置并从所述上游位置延伸至下游位置,所述下游位置处的所述气动传送管线包括静态分配装置,所述静态分配装置连接有多个喷射管线;以及
上游流量控制系统,包括:
上游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上游位置处的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中;
上游质量流速确定装置,位于所述上游位置处;以及
上游第一流量控制器,响应来自所述上游质量流速确定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述上游流量控制阀的开启;
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下游流量控制系统,所述下游流量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下游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下游位置处的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中并位于所述静态分配装置的上游;
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游位置处的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中并位于所述静态分配装置的上游;以及
下游流量控制器,响应来自所述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下游流量控制阀的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流量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主下游流量控制阀,所述主下游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下游位置处的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中并且位于所述静态分配装置的上游,所述下游流量控制器响应来自所述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述主下游流量控制阀的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流量控制系统在每个所述喷射管线中包括喷射流量控制阀,所述下游流量控制器响应来自所述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有所述喷射流量控制阀的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流量控制系统在每个所述喷射管线中包括喷射流量控制阀和喷射质量流速传感器,所述下游流量控制器响应来自所述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响应来自所述喷射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有所述喷射流量控制阀的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流量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所述喷射管线中连续安装的喷射流量控制阀和喷射质量流速传感器;
第一下游流量控制器,接收所述主下游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处理信号,所述第一下游流量控制器具有产生用于每个所述喷射流量控制阀的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出;
对于每个所述喷射管线,第二下游流量控制器,接收所述喷射质量流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处理信号,所述第二下游流量控制器产生第二控制信号;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结合起来以产生用于所述喷射流量控制阀的控制信号的装置,所述装置与所述喷射流量控制阀连续地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控制系统和所述下游控制系统都包括限制回路,所述限制回路能够相互独立地限制所述上游流量控制阀和所述至少一个下游流量控制阀的开启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质量流速确定装置包括:
配备有所述传动料斗的校准差分称重系统;以及
质量流速计算装置,在测量间隔期间基于由所述校准差分称重系统测量的重量差来计算绝对质量流速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固体微粒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质量流速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相对质量流速传感器,包括流动密度传感器和流动速度传感器,所述流动密度传感器能够感测在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于所述上游位置处的截面中的固体材料浓度,并且所述速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所述气动传送管线于所述上游位置处的截面中的传输速度,其中,这两个值的乘积是所述截面中的瞬时质量流速的相对值;以及
回路装置,用于将由所述相对质量流速传感器感测到的所述相对质量流速值与由所述质量流速计算装置计算的所述绝对质量流速值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叠加有由所述相对质量流速传感器感测到的瞬时波动的绝对质量流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尔伍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5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