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328.2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光;高正中;张孝悦;刘隆吉;张松梅;吴昊;高庆地;徐坤山;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极化 处理 装置 | ||
1、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内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上端设有换向阀,换向阀下方的过滤筒筒壁上开设有排污孔,在对应排污孔的套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排污孔与通孔之间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内设置有排污阀,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阴极板,在过滤筒内设置有阳极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过滤筒均采用圆柱形,套筒与过滤筒采用同轴设置,过滤筒通过上端和下端的绝缘支撑杆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滤孔,过滤筒的底部通过盲板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采用环形结构,设置在套筒的内壁上;阳极柱采用螺纹结构,设置在套筒和过滤筒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柱通过上端和下端的绝缘支撑架固定在过滤筒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和排污阀通过连杆与阀门控制器连接,阀门控制器控制换向阀和排污阀交替开启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器采用液压方式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底部盲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盲板下方的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压力传感器I和II与极化能量控制器相联接,极化能量控制器包括单片机通讯传输、液晶人机界面和密码权限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器与极化能量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3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排屑的双面砂布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用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