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328.2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光;高正中;张孝悦;刘隆吉;张松梅;吴昊;高庆地;徐坤山;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极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铁、电厂和化工等行业中都用到循环水系统。循环水在多次利用后,会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藻类物质以及阴阳离子,容易结晶沉淀、结垢,对循环水系统的破环较大。传统的循环水处理方法是采用投加化学药剂的方法,然而该方法污染环境、耗水量大,运行成本高,不适合国家提出的“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其具有防垢、除垢、杀菌、灭藻等功能,且无任何污染、节约大量水资源,减少循环水运行成本等优点。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内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上端设有换向阀,换向阀下方的过滤筒筒壁上开设有排污孔,在对应排污孔的套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排污孔与通孔之间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内设置有排污阀,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阴极板,在过滤筒内设置有阳极柱。
上述套筒与过滤筒均采用圆柱形,套筒与过滤筒采用同轴设置,过滤筒通过上端和下端的绝缘支撑杆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
上述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滤孔,过滤筒的底部通过盲板封闭。
上述阴极板采用环形结构,设置在套筒的内壁上;阳极柱采用螺纹结构,设置在套筒和过滤筒的轴线上。
上述阳极柱通过上端和下端的绝缘支撑架固定在过滤筒的内壁上。
上述换向阀和排污阀通过连杆与阀门控制器连接,阀门控制器控制换向阀和排污阀交替开启和关闭。
上述阀门控制器采用液压方式控制。
上述过滤筒底部盲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盲板下方的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压力传感器I和II与极化能量控制器相联接,极化能量控制器包括单片机通讯传输、液晶人机界面和密码权限管理。
上述阀门控制器与极化能量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循环水流经该装置时,由于阴阳极的存在,阻止了阴阳离子的结合,防止了结垢,同时由于套筒内设置了过滤筒,循环水在流经过滤筒时,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被过滤筒过滤掉,有效的减少了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在线自动反冲洗功能,在不影响循环水供给的前提下,将过滤筒内的悬浮物通过排污管排走;利用本装置对循环水进行处理时,不向循环水中添加化学原料,无污染、节约大量水资源,减少循环水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当循环水通过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时,水分子被极化,水分子的极性加强,循环水中的盐类阴、阳离子分别趋向极性水分子的两端,并被大量的极性水分子包围,使其不能自由运动,从而阻止阴阳离子的结合,避免盐类结晶沉淀,防止结垢,同时在极化作用下循环水释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与循环水中的溶解O2结合,产生(O2-、H2O2、H2O-)活性氧自由基,达到杀菌、灭藻作用和除垢功能;另外循环水经过过滤筒时,极化水处理装置将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过滤到过滤筒内,当悬浮物达到一定量时,打开排污阀将悬浮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循环水极化处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套筒1,套筒1可通过螺栓与循环水系统的管道相连接,套筒1内设置有圆柱形过滤筒2,过滤筒2与套筒1同轴设置。过滤筒2通过上端和下端的绝缘支撑杆3固定在套筒1的内壁上,过滤筒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换向阀4,换向阀4采用蝶阀,换向阀4下方的过滤筒筒壁上开设有排污孔5,对应排污孔5的套筒筒壁上开设有通孔6,排污孔5与通孔6之间连接有排污管7,排污管7内设置有排污阀8,过滤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滤孔21,过滤筒的下端采用盲板22封闭。在套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绝缘阴极板9,在过滤筒2内设置有螺纹形的绝缘阳极柱10,阳极柱10的上端通过与过滤筒内壁的绝缘支撑架11固定,阳极柱10的下端固定在过滤筒的盲板22上。
上述过滤筒2上端的蝶阀通过驱动连杆与液压缸13连接,排污阀8也通过驱动连杆与液压缸13连接,液压泵站14控制液压缸13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排屑的双面砂布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用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