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3687.0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王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申普汽车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H05B37/03;H04L12/40;B60Q1/0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接口 汽车 智能 尾灯 | ||
技术领域
带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属于汽车车身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智能诊断功能以及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前尾灯是将灯泡、灯座、继电器、组合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实现灯光控制,其控制一般采用传统电路,其不足之处在于:(1)可靠性、智能化及集成化程度不高;(2)由于控制连接导线多而复杂错乱,出现故障时不易维修及辨识;(3)有大电流流过时容易造成继电器及开关的烧结现象,影响灯的寿命;(4)不具有自诊断及自我保护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在部分高端车型已采用网络化通信方式,解决了以上所述的缺点,但是其车身电器部件仍然采用传统控制方式,智能化、集成化程度不高,无法体现车身电器部件整体的综合控制性要求及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灯光控制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SP_CAN网络数据传输协议技术,通过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并且具有自诊断及自我保护功能、智能化、集成化、节省连接线束、降低故障率的带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包括智能控制器、示宽灯、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后雾灯、CAN_H、CAN_L网络总线,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器嵌入固定于整体尾灯壳体中,CAN_H、CAN_L网络总线通过智能控制器与示宽灯、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后雾灯相连接。
智能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保护与存储电路、CAN数据通信电路、驱动控制和检测反馈电路及执行器,保护与存储电路与微处理器互联,CAN数据通信电路与微处理器互联,微处理器通过与其互联的驱动控制和检测控制电路与执行器相连。
智能控制器外部控制接线为CAN_H、CAN_L两根网络数据传输连接线。
微处理器为带CAN控制器的单片机,内嵌有控制编码及数据传输协议。
CAN_H、CAN_L网络总线遵循SP_CAN网络总线数据传输协议。
智能控制器具有智能检测及自我保护功能。
执行器是由示宽灯、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后雾灯组成。
工作原理
对智能尾灯的控制信息遵从SP_CAN数据传输协议,经过编码后发送到CAN总线上,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相应微处理器接收此信息后,首先解码,然后处理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来驱动示宽灯、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后雾灯工作。并每隔30秒检测所开启的灯光的工作电流来监测它们的工作状况。当电流超过某一限定值时,微处理器立即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开启的灯光停止工作;当电流为零时,立即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编码后通过CAN总线发送出去,控制相应的报警控制模块进行故障显示。当检测到某一路灯光线路短路时,控制器立即控制断电,退出工作,并通过CAN总线发送出去,控制相应报警控制模块进行故障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特点是:微处理器通过CAN总线网络获取控制指令,来驱动控制远光灯、近光灯、雾灯、转向灯、示宽灯工作状态,其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智能控制器采用嵌入式设计,固定于整体尾灯壳体中,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2)利用SP_CAN网络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线只有CAN_H、CAN_L两根网络连接线,从而大大节省了连接线束,降低了故障率;(3)由于采用毫安级电流进行驱动控制,从而避免了因大电流造成的烧结现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寿命;(4)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控制,具有自诊断及自我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带网络接口的汽车智能尾灯结构框图;
图2:智能控制器电路原理框图;
图3:智能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其中:图1中:1智能控制器 2示宽灯 3刹车灯 4倒车灯 5转向灯 6后雾灯;
图3中:U1 微处理器、U2 存储器、U3 CAN 收发器、U4-U8 MOS 管、OP1-OP5光电耦合器 R1-R11 电阻 C1-C2 电容 D1-D2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D3-D7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大灯的控制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申普汽车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申普汽车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其的快速三维成像方法
- 下一篇:浮式拦污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