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4322.8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付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35/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组件 | ||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是由相互配合地安装到由针床插片(5)与针床(6)所形成的针槽中去的织针(1)、挺针脚(2)和选针脚(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针(1)的近中部的下方开设有一第一缺口(11),并且在该第一缺口(11)的入口处延设有第一突缘(12),织针(1)的尾端部的下表面构成为第一倾斜面(13);所述的挺针脚(2)的一端端部构成有用于容纳到第一缺口(11)中去的第二突缘(21),并且在与第二突缘(21)的邻接部位的上方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第一突缘(12)容纳的第二缺口(22),挺针脚(2)中部的上表面构成为与所述的第一倾斜面(13)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23),挺针脚(2)的另一端构成有用于供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的三角底板上的针脚复位三角致动的上针踵(24)和构成有一用于探入到所述针床(6)上的第三缺口(61)中去的下针踵(25),并且在上针踵(24)的侧部延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选针脚(4)致动的致动突缘(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缺口(11)的第一壁体(111)为圆弧形的壁体,而对应于第一壁体(111)的第二壁体(112)为垂直壁体;所述的第二突缘(21)的第一突缘壁(211)为圆弧形壁,而对应于第一突缘壁(211)的第二突缘壁(212)为垂直壁,与第一突缘壁(211)过渡连结的第三突缘壁(213)为圆弧型壁,其中:第一突缘壁(211)与所述的第一壁体(111)相配合,第二突缘壁(212)与所述的第二壁体(112)相配合,而第三突缘壁(213)则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缺口(11)的开口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针踵(24)的顶表面(241)是倾斜的,而所述的下针踵(25)的底表面(251)是水平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动突缘(26)的尾侧面(261)是倾斜的,而致动突缘(26)的底侧面(262)是水平的;所述的选针脚(4)所用于与挺针脚(2)相配合的一端端部的第一前端面(41)是倾斜的,而与第一前端面(41)相邻接的并且位于第一前端面(41)下方的第二前端面(42)是垂直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端面(41)是与所述的尾侧面(261)相配合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突缘壁(211)与第一壁体(111)相配合为臼头状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侧面(261)与底侧面(262)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角(α)的角度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端(41)与选针脚(4)前端的上平面(43)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β),所述的第二夹角(β)的角度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针脚(4)为单段选针脚或多段选针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3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