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4322.8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付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35/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用于将纱线编织成衣物,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是将纱线编织成衣物的执行部件,其工作原理决定着驱动织针组件工作的机头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影响电脑针织横编机整机的性能及生产成本。
图1是一种已有技术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配置在针床上的截面示意图,它包括:织针1,挺针脚2,推片3,选针脚4。织针1、挺针脚2、推片3和选针脚4成组(套)地安装在针床插片5与针床6形成的针槽中。
业界皆知,已有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中的推片3有三种工作位置A、H、B,挺针脚2与织针1嵌装成一体,由挺针脚2带动织针1完成编织动作。
已有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请参见图2,对应推片3的三个位置A、H、B,机头7上相应地在B位置安装有不织压片8,在H位置安装有集圈压片9,接针压片10,在A位置安装有二段度目压片20。不织压片8是固定式的,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集圈压片9、接针压片10和二段度目压片20是活动式的,由相应的程序通过一套机构控制是否进入工作状态。当选针脚4不工作,相应的同一针槽中的推片3处于B位置时,不织压片8随机头7运行经过推片3时将推片3上的片踵3a压入针槽,推片3将同一针槽中的挺针脚2的片踵2b也压入针槽,相应的挺针脚2及织针1不进入编织轨道,织针不参加编织。
请参见图3,当选针脚4工作并将同一针槽中的推片3推到H位置,这时如果集圈压片9进入工作状态,接针压片10退出工作状态,集圈压片9随机头7运行经过推片3时将推片3上的片踵3a压入针槽,推片3将同一针槽中的挺针脚2的片踵2b也压入针槽,相应的挺针脚2带动织针1沿集圈轨道运行,完成集圈;如果接针压片10进入工作状态,集圈压片9退出工作状态,接针压片10随机头7运行经过推片3时将推片3上的片踵3a压入针槽,推片3将同一针槽中的挺针脚2的片踵2b也压入针槽,相应的挺针脚2带动织针1沿接针轨道运行,完成接针。
请参见图4,当选针脚4工作并将同一针槽中的推片3推到A位置,这时如果二段度目压片20不进入工作状态,机头7运行经过推片3时,由于推片3的片踵3a没有被压入针槽,相应的挺针脚2带动织针1进入编织轨道(挺针三角工作)或翻针轨道(翻针三角工作),完成编织或翻针。
分析已有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的工作原理可知,已有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部件数多,由织针1,挺针脚2,推片3,选针脚4组成,且挺针脚2为了满足片踵2b压入针槽的需要必须加工成细长状,由此导致针床6沿织针1运行方向的尺寸增大,进而导致机头7以及整台机器的尺寸增大,增加占地面积,增加制造成本。已有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推片3的片踵3a被压入针槽时需要克服挺针脚2的弹力,阻力较大,由此导致作用于推片3的片踵3a的不织压片8、集圈压片9及接针压片10容易磨损,且机头的驱动功率大。作用于推片3的片踵3a的集圈压片9、接针压片10及二段度目压片20需要一套复杂机构结合程序控制,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使用该织针组件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沿织针运行方向的尺寸显著减小,从而使整机的体积缩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还能使机头上的相应的三角运行阻力小、不易磨损和机头的驱动功率较小;以及使用该织针组件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编织衣片时,不参加编织的织针组件的相关针踵不会被密度三角再次或多次作用而影响衣片密度,藉以保证衣片密度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其是由相互配合地安装到由针床插片与针床所形成的针槽中去的织针、挺针脚和选针脚组成,所述的织针的近中部的下方开设有一第一缺口,并且在该第一缺口的入口处延设有第一突缘,织针的尾端部的下表面构成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的挺针脚的一端端部构成有用于容纳到第一缺口中去的第二突缘,并且在与第二突缘的邻接部位的上方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第一突缘容纳的第二缺口,挺针脚中部的上表面构成为与所述的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挺针脚的另一端构成有用于供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的三角底板上的针脚复位三角致动的上针踵和构成有一用于探入到所述针床上的第三缺口中去的下针踵,并且在上针踵的侧部延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的选针脚致动的致动突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