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5729.2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惠忠;王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2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节能 装置 | ||
1.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为冷媒储液罐(311),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311)内的液体管道(2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道(210)的一端通过泵(22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连通,液体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循环水箱(230),循环水箱(230)的出液管(231)通过泵(24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相通,循环水箱(230)的进液管(232)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相通,换热组件(300)的制冷部件(310)设置在循环水箱(230)的水面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由冷媒储液罐(312)和蒸发器(313)组成,冷媒储液罐(312)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313)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313)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3131),下管道(3131)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313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2)之间,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313)的另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扇(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华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57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乐播放器
- 下一篇:置于暖器散热器与墙壁之间的新型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