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底架组装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395.2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 倩 |
地址: | 2130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底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底架组装胎。
背景技术
车底架包括多根横梁、两根侧梁和两根端部梁。目前的车底架组装胎很简单,具有几个底架,上面设有安装板,将车底架的横梁吊到安装板上,通过焊接到安装板上对横梁进行定位,然后进行中间各小梁、风道梁等小部件安装,待各小部件安装完毕后,安装两侧梁,最后安装两端部梁。待安装完毕后,通过切割方式将车底架与安装板分离,所以费时费力,组装不方便,并且不能适用不同车底架的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为组装提供方便并能满足各型机车车底架的装配生产要求的一种车底架组装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条固定平台,两条固定平台之间设有若干可移动的大平台,每一大平台上设有3~5个搁台,每一大平台的两端设有连接在固定平台上且可移动的液压压紧装置。
所述液压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且是提供向下压紧力的第一液压压紧机构和是提供左右向压紧力的第二液压压紧机构。
所述第一液压压紧机构具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向上与一横臂铰接,横臂的中部铰接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另一端铰接在底座上,横臂的端部设有压紧头;所述第二液压压紧机构具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油缸和连接在油缸的活塞杆上的压紧头。
两条固定平台之间设有13个大平台,以处于中间的0号大平台为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每侧的大平台分别是1号大平台、2号大平台、3号大平台、4号大平台、5号大平台和6号大平台。
所述1号大平台、2号大平台、3号大平台、4号大平台、5号大平台和6号大平台上的搁台中,处于大平台两端边缘的边缘搁台上设有至少一个手动压紧机构,同一大平台上的两边缘搁台上的手动压紧机构的设置是相同的。
所述手动压紧机构可以是连接在边缘搁台端面上是提供左右向压紧力的第一手动压紧机构,可以是连接在边缘搁台侧面上是提供前后向压紧力的第二手动压紧机构,也可以是连接在边缘搁台侧面上的是提供左右向压紧力的第三手动压紧机构。
所述1号大平台和6号大平台的各边缘搁台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手动压紧机构和一个第二手动压紧机构。
所述2号大平台、3号大平台、4号大平台的各边缘搁台上均设有一个第一手动压紧机构和两个第二手动压紧机构。
所述5号大平台的两边缘搁台上各设有两个第三手动压紧机构。
所有大平台的底部设有4个滚轮,所有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底部设有4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由于各型机车车底架的外形尺寸不尽相同,因此,将大平台两端的液压压紧装置设计成可移动的,根据不同机车车底架要求可以调整压紧装置位置,以满足各型机车车架的装配生产要求。(2)由于车架各箱形梁结构及钢板厚度各不相同,故各部件及各车型机车所需的压紧力也各不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系统能使整个装置工作平稳,根据各部件所需压紧力进行调整,满足制造要求。(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液压压紧装置配合的手动压紧机构,保证车底架部件的定位正确。(4)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整个组装过程一气呵成,满足了装配过程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省略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1号大平台和其两端的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4是2号大平台和其两端的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5是3号大平台和其两端的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6是4号大平台和其两端的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打开状态)的结构示图;
图7是5号大平台和其两端的可移动液压压紧装置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车体罩
- 下一篇:铁路机车软风道与牵引电机快速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