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715.X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宏;周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0 | 分类号: | B22C7/00;B22C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2300安徽省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铸造 模具 | ||
1、一种一体化铸造模具,包括上下两个模具体(1)并形成结合面,该模具中设有与铸造件外形相应的铸件型腔(12),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具中设上模具(2)和下模具(3)并分别镶嵌在上、下模具体(1)内,形成一个铸型结构单元;所述的铸件型腔(12)是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结合面上形成;所述的模具体(1)的外形为矩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型结构单元的数量多于一个,沿所述的模具体(1)的水平方向呈单排或多排分布;在每一个铸型结构单元中,所述的铸件型腔(12)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的上下两个模具体(1)的结构相同并互换通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铸型结构单元中,所述的上、下模具体(1)与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配合面均为圆形且同轴;所述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结合面即铸件型腔(12)的分型面,该分型面与所述的两个模具体(1)的结合面相交或重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铸型结构单元中,所述的铸件型腔(12)的中心沿着与上模具(2)和下模具(3)同轴线的圆周均布。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2)上设上模具芯腔(11);所述的上模具芯腔(11)为圆孔型,该圆孔与上模具(2)的外圆同轴,其孔径大于所述的铸件型腔(12)中心分布圆的直径;所述的上模具芯腔(11)内设置芯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具(3)上设多个铸件型模(7),镶嵌在下模具(3)中并与下模具(3)形成圆柱形的滑动配合;其两端面与下模具(3)的上、下两面平齐;所述的铸件型模(7)的数量与所述的铸件型腔(12)相同,所述的铸件型腔(12)是设在铸件型模(7)与上模具(2)的结合面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铸型结构单元中,所述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分型面为锥面,该锥面的母线与上下两个模具体(1)接触面之间的夹角在0°~10°之间;所述锥面的锥顶朝下。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2)上设型腔通气缝(13);在每个上模具(2)上,所述的型腔通气缝(13)的数量与铸件型腔(12)的数量相同,其方向垂直于上、下模具体(1)的结合面,且从上模具芯腔(11)的中心向上模具(2)的铸件型腔(12)的中心延伸至铸件型腔(12)边缘;其位置通过每个铸件型腔(12)的中心;缝隙的宽度为0.2~1.2mm。
9、按照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芯腔(11)内壁上设置有芯腔内壁粗糙结构(14);所述的芯腔内壁粗糙结构(14)为沿上模具芯腔(11)内壁分布的环状沟槽。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与上下两个模具体(1)的配合结构,在其轴向均为阶梯轴孔配合结构;镶嵌在下模具(3)内的铸件型模(7)与下模具(3)的配合结构,在其上下方向上采用阶梯轴孔的配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7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