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水道综合养护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2616.3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傅立荣;瞿球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1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道 综合 养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环卫机械设备领域,特指一种下水道综合养护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下水道清洗与疏通领域,一般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功能较为强大的下水道综合养护车。目前下水道综合养护车一般包括底盘以及安装底盘上的水环真空泵等执行机构,底盘只负责下水道综合养护车的移动,水环真空泵等执行机构靠安装于底盘上的副发动机驱动,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副发动机安装在底盘上,造成车架上的布局空间狭小,加上传动系统复杂,给整机的安装、维护、维修造成困难;2、副发动机占用了空间、增大了自重、降低了整车的装载能力;3、副发动机的噪声以及废气排放等参数较差,能耗高,易在整机作业时,造成噪声、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布局更加合理、能够降低整车能耗、提高整车效率的下水道综合养护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下水道综合养护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底盘上的水环真空泵、分动箱、传动系统、污水罐、吸污管、高压水泵、清水箱、软管卷盘、高压水专用软管以及射流喷头,所述高压水泵、清水箱、高压水专用软管和射流喷头构成高压清洗疏通机构,高压水专用软管绕设于软管卷盘上,所述吸污管、污水罐和水环真空泵构成真空吸污机构,与底盘发动机输出端相连的分动箱与高压水泵相连并通过传动系统与水环真空泵相连。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轴承机构、第二轴承机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三皮带轮,所述水环真空泵的输入轴与第一皮带轮相连,第一皮带绕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上,第二皮带绕设于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与底盘发动机输出端相连的分动箱通过联接轴与第二皮带轮相连,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通过第二轴承机构和第一轴承机构装设于底盘大梁的下方。
所述第一轴承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和固定于底盘大梁上的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动轴支承于第一轴承座上,第二皮带轮与第一传动轴相连。
所述第二轴承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和固定于底盘大梁上的第二轴承座,第二传动轴支承于第二轴承座上,第三皮带轮与第二传动轴相连。
所述第三皮带轮为8槽皮带轮。
所述分动箱位于底盘大梁的中部,第二轴承机构和水环真空泵位于底盘大梁的一侧,偏离于底盘纵轴线。
所述第一轴承机构和第二轴承机构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固定于底盘大梁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连并位于第一支架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下水道综合养护车,结构简单紧凑、轴荷分配理想,整车行驶安全性好,利用分动箱从底盘发动机取力,通过传动系统依次传递,最终传送给水环真空泵,取消现有技术中副发动机的设计,能够腾出车架上部空间和充分利用车架下部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下水道综合养护车,分动箱位于底盘大梁的中部(即沿着底盘的轴线布置),而通过第二轴承机构位于底盘大梁的一侧,偏离于底盘纵轴线,利用传动系统的配合连接,可使水环真空泵在车架外侧沿纵向布置,从而方便安装和维护。而8槽皮带轮的设计以及第二轴承机构的合理布置使整个传动系统结构紧凑、简单;
3、本实用新型下水道综合养护车,取消了副发动机,通过底盘发动机带动分动箱,因此消除了副发动机的噪声以及副发动机废气排放,且底盘发动机的噪声、废气排放等指标参数优于副发动机;进一步降低了整车的能耗,环保指标好,提高了整车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去真空泵皮带轮和皮带后传动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动系统与车体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动系统与车体连接并拆去真空泵皮带轮、皮带和第二张紧装置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水环真空泵 2、分动箱
3、污水罐 4、吸污管
5、高压水泵 6、清水箱
7、软管卷盘 8、高压水专用软管
9、射流喷头 10、底盘
102、第一皮带轮 103、第一皮带
104、第二皮带 105、第二皮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扭腰盘
- 下一篇:数控电解机床用复合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