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能式车辆保险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7182.4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乔维高;商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式 车辆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行驶的车辆上使用的吸能式车辆保险杠,起到缓冲的作用,主要用于车辆正面碰撞。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目前陆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首位。因此,汽车碰撞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是汽车前部的碰撞,这首先涉及到前部保险杠的碰撞。保险杠作为安全防护装置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减轻人员伤亡程度以及汽车损坏程度。但目前在许多国产车装备的保险杠多为普通吸能式,它们共同的缺点是只能用于低速行驶状态下,并且其吸能性能较差,因此,在汽车上装备具有良好吸能特性的保险杠,从而使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减少汽车损伤和对车内人员的伤害,这对于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吸能式车辆保险杠,当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充分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从而有效地减轻汽车损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程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保险杠面板、导向支撑装置、缓冲吸能器总成和保险杠横梁构成,其中,导向支撑装置一端通过螺栓与保险杠横梁相连,缓冲吸能器总成的一端通过保险杠连接板用螺栓与保险杠横梁相连,导向支撑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的纵梁连接,缓冲吸能器总成的另一端通过角钢纵梁连接板用螺栓与车架的纵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能式车辆保险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在缓冲吸能器节流芯棒上设计两级节流孔。通过保险杠的缓冲吸能器总成中的气体和液压油两种介质缓冲吸能,吸能效率高。结构充分利用了气体介质的可压缩性做复位弹簧,由于气体弹簧的非线性,使得该缓冲吸能器回弹平稳。由于气体单位体积存储能量的能力比机械弹簧大得多,故其结构尺寸较金属弹簧小。此外,改变气体的初始状态,可改变缓冲器的动态刚度,这种节流孔的设计形式,可以实现变节流,缓冲过程中通流面积随缓冲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缓冲腔内的缓冲压力保持均匀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缓冲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装在车架纵梁4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C-C向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图5是缓冲吸能器总成8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向支撑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险杠面板;2.导向支撑装置;3.焊接件;4.车架纵梁;5.螺栓;6.加强肋;7.角钢纵梁连接板;8.缓冲吸能器总成;9.连接螺栓;10.保险杠连接板;11.卡接扣件;12.保险杠横梁;13.液压油;14.浮动活塞;15.氮气;16.活塞杆;17.紧固螺栓;18.液压缸;19.密封圈;20.节流芯棒;21.一级节流孔;22.二级节流孔;23.螺孔;24.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能式车辆保险杠,其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保险杠横梁12、导向支撑装置2和缓冲吸能器总成8。由于保险杠横梁12的质量相对比较大一些,因此采用导向支撑装置2和缓冲吸能器总成8来共同支撑,并且导向支撑装置2和缓冲吸能器总成8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共同作用吸收冲击的能量。其中:导向支撑装置2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保险杠横梁12相连,导向支撑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9与车架纵梁4连接。缓冲吸能器总成8的一端通过保险杠连接板用螺栓与保险杠横梁12相连,缓冲吸能器总成8的另一端通过角钢纵梁连接板7用螺栓5与车架纵梁4连接。角钢纵梁连接板7设有加强肋6,以增强角钢纵梁连接板7的刚度。
所述的导向支撑装置2,为类似车架的槽形钢结构,在导向支撑装置2与车架纵梁4相连接部分的中部开有一个安装连接螺栓9的滑动槽24,导向支撑装置2通过螺孔23与车架纵梁12连接在一起。在受到碰撞时,导向支撑装置2可相对车架纵梁4沿着连接螺栓9相对滑动(见图6),缓冲吸收部分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