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碰撞辅助安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8251.3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6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余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立成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2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辅助 安全 系统 | ||
所属技术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辅助安全系统,尤其是一种配合安 全气囊和安全带使用的汽车碰撞辅助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每次事故后必会造 成重大人员财产的损伤,有关此类事故的报道,比比皆是。目前,道 路交通安全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罪魁祸首。针对 以上情况,我们在道路交通安全上也投入很多,而针对汽车本身的技 术措施,除开提高汽车性能外,最主要的即是安装安全气囊和佩戴安 全带。纵如此,撞车后仍然会造成伤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撞车后, 虽然安全气囊保障了司机头部安全,安全带避免了司机身体撞上其他 车体,但强大的冲力还是会给司机造成巨大的震撼,而导致伤亡。正 是基于以上问题,本辅助安全系统配合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使用,撞车 后通过本设计的缓冲作用,可延长司机座椅静止的时间,有效地降低 了给司机带来的震撼。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辅助安 全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 碰撞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感应及控制系统、缓冲系统组成, 所述的感应及控制系统由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开关、步进电机、 限制栓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有两个,其中一个装在安全气囊(12) 下,另一个装在后排座椅(1)内,而限制栓和步进电机也有两个, 前限制栓(9)装在导轨(7)靠前排座椅(8)前端,受步进电机M1 (10)控制,后限制栓(4)装在前排座椅(8)和后排座椅(1)之 间的导轨(7)上,受步进电机M2(5)控制,而缓冲系统则有导轨 (7)、滑行杆(6)、后反冲弹簧(3)、前反冲弹簧(13)组成,其中 滑行杆(6)置于导轨(7)内,导轨(7)前端装有前反冲弹簧(13), 而后端则装有后反冲弹簧(3)。当车处于正常行驶时,步进电机M1 (10)和M2(5)均静止,前限制栓(9)和后限制栓(4)均露出导 轨(7)且静止于导轨(7)之上,撞车后,安全气囊(12)瞬间膨胀, 置于安全气囊(12)下的压力传感器接受感应,电磁继电器开关闭合, 步进电机M1(10)运转,拉动前限制栓(9)缩回导轨(7)内;与 此同时,后排座椅(1)内的压力传感器(2)被供电,如果后排座椅 (1)无乘客(15),压力传感器(2)接受感应,电磁继电器开关闭 合,步进电机M2(5)运转,后限制栓(4)被拉入导轨(7)内,如 果后排座椅(1)有乘客(15),则后限制栓(4)没有任何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配合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使用,当车 有异常则工作,无异常则静止,符合人性化要求;通过多次反冲缓冲 作用,可有效降低司机遭遇到的冲力,避免了人员伤亡;整个设计充 分考虑车的运动工况和车体结构构造,性能可靠、美观且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成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向前滑动时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排有人时向后滑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排无人时向后滑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下前排座椅后的导轨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卸下前排座椅后的导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轨三维效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导轨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导轨沿图8中dd’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卸下前限制栓后沿图8中dd’线剖开后的 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导轨沿图8中cc’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导轨沿图8中bb’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卸下后限制栓后沿图8中bb’线剖开后的 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M1控制系统电路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恒流源供电系统电路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M2控制系统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立成,未经余立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8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汽车直面碰撞力量分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