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车及轿跑车的自动天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134.2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永强 |
主分类号: | B60J7/08 | 分类号: | B60J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跑车 自动 天窗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和轿跑车车型结构改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和轿跑车的天窗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其方便快捷舒适而深受人们喜爱。轿车受先天高度条件的限制,车门口比较低矮,使人们在上下轿车时要注意以免碰撞头部,为了顺利进出轿车,要侧低下头斜弯身体才行,钻进钻出的形象不雅也很麻烦。举例说明:在高级场所上下车时,门童拉开车门时要用一只手挡在车门上方,以提醒宾客不要撞在门楣上。虽然档次较高的轿车大多已经配置了天窗,但目前的这类天窗是设置在车顶中部靠前,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轿车内的通风和光线问题。却不能解决门口低矮和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尤其身高体胖的人和腰腿不太灵活的人。
发明内容:
为解决轿车门口低矮避免碰撞头部,进出车不方便和形象不雅的问题,以及对开发下一代新款车型提供一种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轿车门口低矮,提出的自动天窗的技术方案是:在车顶靠近车门的上方设置n形开口,开口底沿边缘上翘,自然形成排水凹槽和设置密封橡胶。天窗的边缘设置与开口边缘相对应的密封橡胶。天窗设置在车顶与车门上缘衔接,邻接车顶处的天窗外框内嵌偏心轴,偏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车顶横梁的轴座中,实现转动连接。齿轮与偏心轴的同轴连接,使天窗可以由偏心轴的转动,带动天窗向上翻起,车门上方车顶出现一个n字型空间。反之当车门关闭时,天窗亦随之自动关闭。驱动装置设置在车顶横梁内,由液压动力缸上的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嵌在凹形滑槽内,一端与中轴连接。天窗外框邻接车门的一侧内设可伸缩的锁销,锁销有回位弹簧。天窗锁设在车顶横梁与车体立柱接合内部,与锁销的一端成离合对接。当天窗锁与车身门锁同步锁闭时,天窗锁使锁销端头伸出与车身前A柱和后C柱对接契合,A柱和C柱端头带有向内凹陷的盖帽。开关装置设置于车门与车身的转动连接处。当车门打开时,与之对应的天窗可自动向上翻起。车身外部设有雨水感应装置来控制天窗在雨水天气自动关闭,在车内设置天窗开关控制按钮,控制天窗的开启和关闭。
该技术方案解决因轿车车门低矮给人们上下车带来不便的问题。符合人体结构学,对新车型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方便实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天窗开启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车门打开,天窗翻起。
图2是图1中驱动装置7处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8.齿轮,与9.偏心轴,的一端同轴连接,10.液压动力缸,由12.连接管,连接11.液压泵,13.齿条,镶嵌在17.凹形滑槽内,连接14.中轴。
图3是图1中的1个天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中,在车顶(1)到车门(5)的衔接处设n形开口(2),开口底沿的边缘上翘自然形成排水凹槽(20),和设置密封橡胶(21)。天窗外框(18)的边缘设置与开口边缘相对应的密封橡胶,天窗外框(18)衔接车门(5)的一侧内嵌有可伸缩锁销(6),天窗锁设在车顶横梁(22)与车身立柱接合处内部,与锁销(6)的一端成离合对接。车门锁与天窗锁同步控制,以锁闭天窗,锁销(6)一侧有回位弹簧(23)。天窗外框(18)靠近车顶(1)一侧,内嵌有偏心轴(9)两端分别与车顶横梁(22)中的轴座(24)实现转动连接。齿轮(8)与偏心轴(9)的一端同轴连接。使天窗(3)可以由偏心轴(9)的转动,带动向上翻起。当车门(5)打开时,开关装置(4)给液压泵(11)加正相电压,液压泵(11)驱动液压动力缸(10)的中轴(14)作直线运动,使嵌在液压动力缸(10)上的凹形滑槽(17)内的齿条(13)正向作直线运动,从而使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8)转动并带动偏心轴(9)转动,由此完成天窗(3)的开启。当车门(5)关闭时,开关装置(4)给液压泵(11)加反相电压,液压泵(11)驱动液压动力缸(10)的中轴(14)作直线运动,使嵌在液压动力缸(10)上的凹形滑槽(17)内的齿条(13)反向作直线运动,从而使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8)反向转动并带动偏心轴(9)转动,由此天窗(3)向下翻转关闭。偏心轴(9)转动关闭天窗时会产生向下压的力,使关闭的天窗封闭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永强,未经郑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压缩定容燃烧机构
- 下一篇:轴承轴电流损伤综合性能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