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定型角度凸轮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842.3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林;陈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炳林;陈炳成 |
主分类号: | B62M25/02 | 分类号: | B62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29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离合器 定型 角度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变挡总成,尤其涉及摩托车离合器定型角度凸轮板。
背景技术
摩托车离合器的凸轮板与挺杆体配合,起推动离合器自动进、退挡的作用。传统凸轮板的结构,是在凸轮板的小头端开设连接孔,以便与变挡机构连接,凸轮板大头端的中心设置凹槽,凹槽的外围按圆周均匀分布有三个分离轨道槽,该分离轨道槽由弧形底面、进挡过渡斜面、进挡斜面、退挡过渡斜面和退挡斜面构成,其中进挡过渡斜面和退挡过渡斜面位于弧形底面的两侧,进挡斜面位于进挡过渡斜面的外侧,退挡斜面位于退挡过渡斜面的外侧。挺杆体的凸台嵌入凸轮板凹槽中,挺杆体上的三个球型滚轮分别落入分离轨道槽中。当发动机工作时,变挡操作通过变挡机构带动凸轮板转动,使凸轮板分离轨道槽的进挡斜面或退挡斜面与球型滚轮接触,凸轮板相应地推动离合器自动进挡或退挡。由于传统凸轮板分离轨道槽的深度以及各斜面的倾斜角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摩托车发动机在分离变挡中前进变挡力度重于后退变挡,且进退相差2.7N,这样既使得使用者操作不方便,又容易将发动机变挡机构中的零部件损坏,甚至还会出现反冲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前进变挡力度与后退变挡力度基本相当的摩托车离合器定型角度凸轮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定型角度凸轮板,在凸轮板大头端的中心设置凹槽,该凹槽的外围按圆周均匀分布有三个分离轨道槽,所述分离轨道槽由弧形底面、进挡过渡斜面、进挡斜面、退挡过渡斜面和退挡斜面构成,其中进挡斜面和退挡斜面位于弧形底面的两侧,进挡斜面通过进挡过渡斜面与弧形底面的一侧相连,退挡斜面通过退挡过渡斜面与弧形底面的另一侧相连,其关键在于:所述分离轨道槽的深度L为1.6~1.85mm,进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a为23~25°,进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b为5~6.5°;所述退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c为23~25°,退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d为11.5~14.5°。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凸轮板分离轨道槽的深度以及各斜面的倾斜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了发动机在分离变挡中前进变挡力度与后退变挡力度基本相当,偏差不会超过0.45N,这样驾驶操作更方便,发动机变挡机构各组件的整体配合良好,整机性能相应提高。分离轨道槽的深度以及各斜面的倾斜角度以上述限定的尺度为宜,若分离轨道槽的深度L大于1.85mm,进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a大于25°,进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b大于6.5°,退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c大于25°,退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d大于14.5°,则摩托车在操作变挡时前进变挡力度会大于后退变挡力度,造成反冲现象发生;如果分离轨道槽的深度L小于1.6mm,进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a小于23°,进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b小于5°,退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c小于23°,退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d小于11.5°,则摩托车在变挡分离时会出现分离不彻底、挡位不明显、离合器打滑等想象。
优选的方案是,上述分离轨道槽的深度L为1.7mm,进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a为24°,进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b为6°;所述退挡过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c为24°,退挡斜面与凸轮板板面的夹角d为13°。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等特点,它能保证发动机在分离变挡中前进变挡力度与后退变挡力度基本相当,在使驾驶员操方便的同时,也使得发动机变挡机构各组件的整体配合良好,大大提升了整机性能,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旋转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挺杆体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炳林;陈炳成,未经陈炳林;陈炳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屋罩
- 下一篇:利用YAG透明陶瓷制备白光LED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