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5918.0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利娜;姚伟;顾运;蒋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7/06 | 分类号: | F02N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曾美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发动机 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能源有效合理利用的日益重视,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车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由于进气温度和燃油温度均较低,容易导致燃油雾化挥发性能差,进而导致启动性能下降,且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导致排放恶化。因此,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预热,以优化启动性能,降低启动排放。
如图1所示,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中,发动机水循环装置2通常采用单独的加热电源或加热电路等外接装置来为发动机进行预热以优化其启动性能,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预热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优化混合动力汽车的启动性能、降低启动排放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包括电机水循环装置和发动机水循环装置,所述电机水循环装置具有与电机水循环装置内部连通的电机进水口和电机出水口,所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具有与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内部连通的发动机进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所述预热系统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发动机进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电机出水口和电机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阀和出水阀分别安装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启动过程是由电机拖动发动机进行驱动,在发动机开始工作之前电机水循环装置内的冷却水已经过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系统将电机水循环装置与发动机水循环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这两条管路连通,将电机水循环装置内已过经加热的水通过电机出水口以及进水管引入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以此对发动机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发动机之后的水通过发动机出水口以及出水口引回电机水循环装置,利用电机水循环装置中已经预热的水对发动机进行加热而不需要外接任何其它的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且节约了成本,并在连通电机水循环装置与发动机水循环装置的两条管路上设置阀门,在发动机进行冷启动时开启阀门,开始对发动机的加热过程,待发动机启动成功后关闭阀门,停止对发动机加热,更有效地实现了对发动机加热过程的控制。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预热系统能够有效地优化混合动力汽车的启动性能并降低启动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系统包括电机水循环装置1和发动机水循环装置2,所述电机水循环装置1具有与电机水循环装置1内部连通的电机进水口3和电机出水口4,所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2具有与发动机水循环装置2内部连通的发动机进水口5和发动机出水口6,所述预热系统还包括进水管8、出水管9、进水阀14和出水阀16,所述发动机进水口5和发动机出水口6分别通过进水管8和出水管9与电机出水口4和电机进水口3连通,所述进水阀14和出水阀16分别安装在进水管8和出水管9上。
所述电机水循环装置1的电机出水口4通过电机循环水箱与电机进水口3连通,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的载体水经由电机出水口4进入电机循环水箱散热,经散热后的冷却水再经由电机进水口3重新进入电机水循环装置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散热,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同理,发动机水循环装置2的发动机出水口6通过发动机循环水箱与发动机进水口5连通,由于发动机工作而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的载体水经由发动机出水口6进入发动机循环水箱散热,经散热后的冷却水再经由发动机进水口5重新进入发动机水循环装置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散热,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机波长计
- 下一篇: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活门柱